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三?栒? 製海(2/3)

作者:陽電字數:5920更新時間:2019-10-22 02:02:32

    

    西線的數據如此,至於東線,隻要能拖延時間、暫時頂住“伊甸軍”,其他都不重要。

    

    一段時間的準備工作後,到8月中旬,“盤古”製定的作戰計劃如期發動,數百萬機器大軍向西發起近似,與此同時,對海作戰也正式開始。

    

    海岸線,不論在濱海邊疆、還是東北太平洋大區,都被視為一條軟肋。

    

    對近似“陸權國家”的GPL而言,發展海軍並不合算,取而代之的,是拱衛陸地邊境的全自動防空攔截係統,防禦十分嚴密。

    

    對隱匿在大洋深處的“太平洋海盜”,乃至北大陸另一側的“大西洋海盜”,不論阿達民、還是“盤古”都所知甚少,在西曆1502年前,整個GPL(NEP)大區也幾乎未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調查,隻因為沒有這種需求。

    

    現在,出乎阿達民的意料,掌握寥寥一些資訊的“盤古”則有所動作。

    

    大敵當前,不論“太平洋海盜”還是“大西洋海盜”,在沒有對GPL構成實質性威脅的前提下,理應無暇多顧,但是和方然的想法不一樣,1502年夏秋之交,“盤古”正式發動了一場遠海拒止作戰。

    

    要對抗“海盜”,一般而言,至少也需要一支強大的水麵作戰力量。

    

    如果沒有,那麽,潛艇或岸基航空兵也湊合,總之隱匿在大洋深處的艦隊,並不是一群人從岸邊就能打得到,這是很尋常的思維。

    

    可是“盤古”的計劃,說來出人意表,卻是集中投放數量驚人的水雷。

    

    這些水雷,從傳統的漂流觸發式,到先進一些的沉底感應式,再到自持力三個月至十年不等的自動索敵式,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基本上都是濱海邊疆大區的存貨,多年來累計生產了近二十萬枚,卻始終未曾動用。

    

    原因很簡單,一旦動用了水雷,如果沒有空前強大的掃雷能力,就等於是自縛手腳,近乎永遠放棄這片水域。

    

    PSK大區,自始至終的海上力量,都嚴重偏科,顯然並不擅長於掃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