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四?栒? 遷徙(2/3)

作者:陽電字數:5972更新時間:2019-10-22 02:02:39

    

    早先從北大陸遷居到中大陸,這一次旅程,方然就策劃的聲勢浩大,多年未有而似乎淡漠了的死亡之恐懼,重上心頭。

    

    離開NEP的地下掩蔽所,前往西伯利亞,一旦離開幾百米厚的岩層、黏土與鋼筋混凝土,大戰時代的個人安危,便不是那麽牢靠,為此方然沒少動心思、做測算,最後才采納ASA提出的“PLAN_D”:

    

    沿區內的地下隧道,隨機選擇一條路徑至白令海峽,在專門建造的阿拉斯卡水下基地轉乘特種潛航器,抵達對岸的水下基地後,再走地下隧道至目的地。

    

    全程不見天日,規避唯一要提防的核彈威脅,整個行程著實耗資甚巨。

    

    別的不談,單要渡白令海峽,幾百噸重的多組履帶超重型載具,與一條堪稱“永不沉沒”的裝甲運載艦,原本都已準備妥當,但,方然還是對0.0017%的反導係統攔截失敗概率,耿耿於懷,放棄了“PLAN_A”。

    

    雖然不論自己,還是ASA,都不認為其他割據勢力,有能力獲知自己的這一遷居計劃,但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歸沒錯。

    

    至於PLAN_D中的潛航器,也非萬無一失,不過,水下總歸還是安全些。

    

    為防禦可能出現的水下攻擊武器,譬如核魚雷,辦法比麵對空時更穩妥,在航道兩側拉起若幹道防護網,外加大量炮灰攔截載具便可。

    

    事後統計下來,一次遷徙,消耗的資源竟超過兩千萬噸標準煤。

    

    至於這花銷是否值得,“生命無價”,身為阿達民而認識的十分深刻,方然並不在乎這一點。

    

    現在看來,當時的這一決策還是很明智,如果“盤古”審時度勢,要GPL暫時放棄北大陸,自己也無需倉促遷移,平添諸多風險。

    

    但是,阿達民可一人潛行,苟活於北大陸定居點內的民眾,則沒有這等便捷。

    

    西曆1503年,就在西伯利亞風起雲湧,無數“紅軍”作戰單位自APOS奔流而出時,“伊甸軍”的攻勢也在加緊,前線戰鬥愈加激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