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四二章 貨物(2/3)

作者:陽電字數:5886更新時間:2019-10-22 02:02:39

    

    對手在AMA_815思考人生,與此同時,GPL大區的阿達民則坐鎮西伯利亞,通過大屏幕視察東北太平洋區的各項工作,通過滯空的偵查無人機,俯瞰公路上螞蟻一般大小的車輛,沿路徑曲折前進。

    

    視野拉近,這些大小不一的車輛,差不多都由貨運型改裝而來,負責運送民眾。

    

    不論在NEP、還是現在的GPL,按阿達民原本的總體規劃,所謂民眾,都應該如植物一般“紮根”在定居點,絕大部分終生不會外出一步。

    

    在這種規劃下,從小轎車、到高速客運鐵路的交通工具,都沒必要存在。

    

    一旦決定要遷徙民眾,避免其被“伊甸軍”無情屠戮,這項工作就交由“盤古”去組織,省時省力的辦法就是用貨運車輛,將民眾如貨物般運走。

    

    “如貨物般”,不是一種比喻,而是真的像運貨那樣進行。

    

    民眾,以年齡、體質作為依據,進行篩選,一部分老者、孩童乘坐條件簡陋的“貨改客”車輛,大部分民眾則直接被注射一針麻醉劑,陷入昏睡後塞進棺材般的貨箱,用密集裝載方式摞在重載卡車的車鬥中。

    

    從北大陸到中大陸,過白令海峽,這樣一趟旅程需耗時若幹天。

    

    將民眾處理為“昏睡的木樁”,運抵古拉格等地,很高效,想必也會有一小部分倒黴蛋,會在旅途中斃命。

    

    要麽深度昏迷、休克死亡,要麽連載具一起被“伊甸軍”的空襲炸上天,總之,損失在所難免,方然也沒心思去進一步提高成功率,他不希望看到民眾被“伊甸軍”屠戮,但也不想為此消耗更多資源。

    

    一邊供養兩千多萬民眾,一邊與東、西線的敵軍交戰,GPL壓力很大。

    

    那麽緩解的策略,有沒有呢,有,算力需求始終在攀升、仿佛無底洞的“盤古”能夠替管理員打理一切,認真建議其“恢複烏拉爾大區的‘狩獵’行動”。

    

    天竺,不論現在情況如何,似乎充斥遊魂野鬼般的達利特,可作為蛋白質來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