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二章 君子蘭(2/2)

作者:北海一島字數:6766更新時間:2019-01-31 07:16:04

    前往公司的路上他倒也打聽了一下,據葛進民他這個外甥最近老往北方跑,也不知道在折騰什麽,隻是每次回來都好像更有錢了。

    “北方?”李亞東歪著腦子想了想,突然大腿一拍,“他是不是去的長春?”

    “對對對……上次聽我老婆提起過,就是長春。”葛進民詫異的望向李亞東,尋思著這夥子腦袋瓜裏到底裝的什麽,北方那麽大,這都能猜中?

    李亞東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這就沒錯了,如果八四年左右國內還有什麽大商機,值得一個京城人不遠千裏跑去北邊淘金,那麽絕對就是君子蘭了!

    此時正值君子蘭泡沫的頂峰期,整個長春可謂人人都種君子蘭,就算家裏沒田沒地沒條件的城鎮居民,都會想辦法在陽台上種幾盆,因為都是錢啊!

    八十年代的君子蘭泡沫有多瘋狂、有多賺錢,沒有生在這個年代的人基本很難想象,最誇張的情景莫過於:端著一盆君子蘭走在紅旗街(早期君子蘭馬路市場),不用走完整條街,買家給出的價格就能漲三次。

    八四年長春幾個主要君子蘭市場分布在長春站附近,朝陽公園、老圈樓、光複路、永春路、紅旗街、萬寶街、清華路等地段,拿著鈔票采購君子蘭的人們在市場裏比比皆是。當時買花目的隻有一個,養君子蘭能掙錢。

    八五年一月,一位港商到長春鳳冠聯營花卉發展公司參觀,看中了一盆名叫“鳳冠君子蘭”,提出用一輛豪華皇冠轎車交換,被總經理郭鳳儀拒絕。

    當時郭鳳儀的原話是:“那輛皇冠車市值約九萬元,可皇冠每都可以生產,我用錢就能買到,而鳳冠是我多年精心培育的結果,況且沒了它,公司還怎麽拿鳳冠命名?”

    這還不算最火爆的,八五年還有另一宗交易:長春王姓養花大戶將一盆君子蘭賣給了哈市客戶,價格是十四萬元,創造了八五年之前君子蘭交易之最。

    據長春君子蘭產業辦公室資料顯示,按當時倫敦金融市場牌價,十四萬元可買四十多兩黃金,而八五年十月份的匯率:1美元=0元人民幣。一株君子蘭頂多不過二三十片葉子,價格賽過黃金,君子蘭“綠色金條”的稱號也因此得名。

    關於君子蘭泡沫的事情,李亞東在報紙上沒少看,這種花邊新聞總能吸引人的眼球。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倒不太擔心許多福的問題,因為那家夥注定蹦躂不了太久,因為等到八五年中旬,君子蘭泡沫就會破滅,到時他哭都來不及。

    來到公司後,李亞東讓蔣騰飛先招呼葛進明,而他自己卻回家取了錢,這一萬塊他不打算走公司的賬,一碼歸一碼,不同的生意還是分開放比較好。

    退一萬步,就算真出了什麽問題,也不至於牽扯到一帆貿易公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