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零六章 未雨綢繆(2/2)

作者:北海一島字數:8116更新時間:2019-06-09 16:58:12

    他到這裏頓了頓,突然話鋒一轉道:“有些人或許知道,我是學經濟出身的,早在本世紀初葉,各國經濟學家就在討論一個命題,叫作“經濟全球化”,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幾乎不可逆轉,而現如今世界層麵的所有經濟發展行為,其實都可以歸類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一部分,包括我們的改革開放。

    “那大家想一想,當中國的大門逐漸敞開、真正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明,我們有什麽理由去阻止國際金融業進駐中國?

    “可以……沒有理由!中國想要變強、中華民族想要實現偉大複興,就必須參入到國際金融貿易之中!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遲早要開放金融業的大門。那麽,在這之前,我們是不是要做好準備?”

    李亞東到這裏頓了頓,望向周圍漸漸開始點頭的委員代表們,笑著,“我知道有一種法,是擔心政策一旦放開後,會對我們現有的經濟體製造成衝擊。但我想的是,溫室裏培養不出來參大樹,社會的發展曆史已經告訴我們,良好的競爭環境,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最大助力。

    “有一句話或許有點過,但我還是想,如果一家企業無法在正常的商業競爭中不斷轉型、與時俱進,單靠政策的養護,那麽,它大概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存在,也是給國家拉後腿。”

    “嘩——”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豈止是有點過啊,簡直就是一劍封喉!

    要按這個論調的話,那中國現有的國有企業,隻怕得倒一片!

    之前劉勇好提到國有商業銀行負債率都很高,為什麽高啊,還不是為了貼補他們嗎?

    還是那句話,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就連高台上的一眾領導們,都紛紛苦笑不止。

    這子……真是一杆子打倒了半個中國。誠然,這番犀利言辭確實很有道理,甚至可以完全正確,但真要實施起來,卻是難上加難,特別是站在他們的角度。

    因此,有領導直接無視了這段“大逆不道”的話,望向他問,“所以按你的意思,既然中國遲早要開放金融業的大門,那為了以防到時候準備不足,我們應當先在金融業的細分市場中分別成立一家民營公司,用以摸索經驗?”

    “完全正確。”李亞東笑著點頭。

    經由領導的介入,話題算是回歸正軌,如果是這樣的話……

    很多人心裏思索著,似乎確實很有必要。

    不得不,剛才李亞東的一番言語,除了末尾的一段話讓有些人不敢苟同之外,其他的言辭,還是很有服力的。

    他的一番描述,讓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1979年的蛇口開發。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沒有任何可供參照的經驗,全憑著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蛇口炸響了第一炮。

    從那以後,蛇口便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而幾年之後,毫無疑問,這片試驗田碩果累累。

    從此,蛇口模式便迅速在沿海地區複製開來,使得中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

    全麵開放金融業,現在談起似乎有點扯淡,但如果為了將來考慮,先耕耘幾畝試驗田、未雨綢繆,回顧中國的發展經驗來看,應該……不是壞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