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看得愈多愈擔心(2/3)

作者:槍手1號字數:6970更新時間:2019-01-31 07:58:33

    除了龍鑲軍這樣的皇帝親兵,其它的部隊,基本上都是這種狀況,一個號稱萬人的大部隊,如果能有六千到七千精壯之士,那這支軍隊就可以稱作是主力戰兵部隊了。

    大明的情況一直讓曹雲很憂慮。

    明人的兵役製度是十八歲可以入伍為兵。但是他們的士兵服役期限隻有三年。三年一到,不能升遷,便會退役。而隻有那些有一技之長的,和達到一定級別的軍官才會留下來。這條政策初行之時,大齊還有不少人嘲諷明國是在徒耗錢糧,也隻有曹雲這樣的人,才會看到其中隱藏著的大明的勃勃雄心。

    大明這是在儲備兵員!

    每三年一個周期,看起來每一年中,大明都有大量的老兵退伍,新兵進來,看起來部隊的戰鬥力受到了不上的影響,國家也必須每年拿出大筆的銀錢來應對新兵的訓練,但從長期看來,這些退役的士兵,就是大明不需要自己養著的另一支部隊。一旦需要,一聲令下,便可重新集結。相比起每年都需要承擔大筆軍費開支的常備軍,這樣的手段,便更加高明了一些。而且這種政策更是結合了大明現在地多人少的實際情況,這些年輕力壯的退役士兵回到地方,便是一個個的勞動力,能對恢複地方經濟起到不小的作用,而一旦需要他們投入戰場,隻不過是一道命令的事情罷了。

    大明為什麽允許士兵攜帶他們自己的武器盔甲返鄉,無外乎就是隨時準備將他們再次集結罷了。

    前越軟弱,但大明卻是格外尚武,每村每鄉,都有退役的一些軍官擔任武備訓練,戰事一起,這些人自然而然地就會成為新的軍隊的指揮官,他們帶著的隊伍,就是平時他們負責的那些退役士兵。

    換而言之,大明這樣的政策,帶來的就是他們有多少青壯,便可以算得上有多少兵力。而大齊呢?說是帶甲百萬,便真正能上戰場的有半數嗎?而真正稱得上精銳的,又在半數的基礎之上有多少?

    武陵郡城之中幾乎人人帶著武器,但曹雲在武陵郡城呆著的日子,卻從來沒有看到過有什麽持刀鬥毆的事情,這裏的治安情況,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好。而大方遊走到武陵郡城中的隨從,也帶回了大量的信息。

    基於這些情況綜合起來表明,秦風似乎從立國伊始,就將他最後的敵人定位在大齊身上了。武陵戰區,整個兵力加起來不過五萬人,但這隻是紙麵上的數字,曹雲相信,隻要秦風願意,他須臾之間就可以在這裏集結起超過十萬人的部隊。

    如果大齊按照那些有番號的明國軍隊來謀劃戰事,隻怕戰事一開打,就要吃大虧。明人堅持這樣的政策已經許多年了,他們現在的軍隊實力,必須要以現役軍隊的倍數來計算才算是比較符合明人的真正實力的。

    如果再加上明人在裝備上的優勢,那麽在常寧郡,齊人想要立於不敗之地,起碼要維持二十萬人的部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