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69:西行記(15)(2/3)

作者:槍手1號字數:6780更新時間:2019-01-31 07:59:47

    這可不是他嶽開山對民苛刻,而是涔州實在太窮,哪怕朝廷會給予援助,相對於涔州要做的事情,仍然是杯水車薪,一分錢當成要瓣成好幾瓣來花才行的。

    好在的是,涔州人一直便生活在糠罐罐裏,自己現在往糠罐罐裏摻上幾把米,就足以讓涔州人歡喜的,以後情況好轉,才逐漸往裏麵加入更多的米,直到把糠全部換成米,這樣一來的話,等自己離開涔州的時候,一把萬民傘肯定還是妥妥的能帶回家的。

    一路行心情是舒暢的,唯一讓嶽開山尷尬的是,涔州的道路條件太差了。剛剛的一場大雨讓涔州的幹旱一去不複返,但也讓道路泥濘難行。再加上現在的隊伍前有儀仗護衛,無數的人腳馬蹄行過,等到秦風抵達的時候,基本上路就沒法看了。

    數次相勸秦風去坐跟隨著的馬車,都被秦風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嶽開山以為秦風是要撫慰一路之上的百姓,讓百姓看到自己的身影,相信他在涔州的承諾並不是以訛傳訛,孰不知秦風卻是知道現在這樣的道路情況,別說是嶽開山的那輛馬車,便是將自己留在虎牢的那輛馬車搬過來自己坐在上麵,一樣是受罪。倒還不如騎在馬上來得自在。

    對於他這樣的馬上皇帝來說,騎馬就是家常便飯,長途行路毫不以為是受罪。當然,自在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就是無論秦風還是嶽開山,身上都沾滿了點點泥漿,一身衣裳幾乎都要變成土黃色的了。

    大明的官員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每一任官員上任之後,在了解完最基本的狀況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路。

    沒有主幹道的修主幹道,主幹道都修好了的那就修支線,連支線也修得差不多了,那就爭取村村通,戶戶通,反正現在修路,似乎已經成了考核一位官員的必須科目之一。以至於像大明本土,交通網絡已經相當的完善,而道路交通網絡的完善,拉近了各地的距離,加強了百姓之間的交流,也讓各地物資的流通,人員的往來成本大大降低,更進一步地促使了商業的繁榮,財富的增加。

    但嶽開山上任之後,還沒有來得及做任何事情呢,幹旱天災便不期而至,別說修路了,能讓老百姓不鬧事不造反,就足夠讓他焦頭亂額了。

    “陛下,道路的改善已經被列入了郡府的計劃當中,將會先於運河開始,主幹道將會沿著運河修建,到時候,水上有船,陸上有大道,這樣的情況,將不會再出現了。”他難為情地瞅著自己和秦風身上的泥點子,道。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嶽郡守,以涔州現在的狀況,切忌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更不能馭民太甚,民力有窮盡啊!慢慢地來,我們不是許下了五年之期麽?五年之後,我再來涔州,來看看你的運河,你的大道,還有你的涔州瓜和沙棗林,如何?”

    嶽開山激動地拱手道:“陛下,五年之後,您再來之時,臣向您保證,您會看到一個安居樂業的涔州,一個物產豐富,商業繁盛,交通完善的新涔州。涔州不會一直都是朝廷的負擔,而會成為大明進行的有力的肢體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