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7章 劉峰的建議(2/2)

作者:日出江上字數:7750更新時間:2019-01-31 08:36:28

    雖然暫時來,他隻是在理論上取得了突破,但沒有人會懷疑他在高能物理學領域的發言權。

    畢竟大統一理論的突破,絕對是物理學上的一個豐碑,再多的空口白話,也比不上這些看得見的公式更有服力。

    “想必你也清楚這一次我們找你來的目的是為何了,劉教授,你認為我們國家在接下來的科技發展方向上,到底什麽項目更適合我們?”

    朱老先生認真地看著劉峰,謹慎地替身邊的老人提問道。

    “能源,材料,信息技術和生命科技,是當今社會發展的科技支柱,這幾方麵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了。誰要是在這方麵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誰就能把握未來科技革命的引擎。但是,我覺得我們國家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我們對基礎科技方麵的重視遠遠不夠。”

    劉峰開始娓娓道來。

    “基礎科技?”

    “是的!雖然一方麵有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們必須在其他方麵大幹快趕,但到了現在,我認為,再不重視對基礎科技方麵的投入,即便我們在某些方麵取得了暫時的領先地位,我們國家也會因為基礎科技的瘸腿落後於人,就像是木桶理論,能夠裝多少水,不會取決於最高的那一塊木材,而是取決於最低矮的那一塊兒!”

    聽到了劉峰的建議,在場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實話,經過數十年的追趕,在前沿科技上,華國的技術並不比歐美列強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麵,更是遙遙領先,比如激光等,但是,這些年來,上麵的人物也越來越感覺到,有些地方實在是太過於力不從心,比如生物科技,化工技術以及高精尖的設備製造等等。

    無論他們怎麽追趕,卻都隻能在人家的屁股後麵吃灰。

    現在看來,就是因為在基礎科技方麵,和人家的差距太大了啊!

    就好像飛機發動機一般,華國的科學家是設計不出來先進的發動機嗎?

    不是,是因為生產不出來!

    材料不過關、加工技術不過關,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基礎科技不過關!

    “我們現在要做的,除了要在前沿科技繼續保持對西方的‘零距離’以外,更多的,還是需要補齊我們在基礎科技方麵的短板,厚積才能薄發!”

    聽著劉峰的建議,幾位老人點了點頭。

    隨後朱老先生又問了:“那麽,對於這些方麵,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沉吟良久,劉峰終於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其實,基礎科技的彌補其實也是有針對性和技巧性的,有些方麵完全可以同前沿科技協同發展,而立足於一個係統大項目,絕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這裏,我舉一個例子吧,國家從無到有的搞載人航,也不是隨便造兩個火箭飛上就行了的事情,載人航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其中就推動了材料、芯片、測繪、軟件、以及生命科學方向的協同發展。”

    “因此,就我個人暫時從事的物理學方麵來,我的建議是——直接上馬反物質工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