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千三百九十章 隱憂(2/3)

作者:墳土荒草字數:8828更新時間:2019-11-26 08:08:29

    不過這是陳曦,陳曦這種做法完全是因為自己玩得轉,而正常饒玩法那就艱難了很多,在這種前提條件下,出現了李優軍事管製加軍隊鎮壓,強權推動的方案,以及鍾繇均衡分配,計算周期,穩定推進的方案,當然還有魯肅和荀彧的方案,不一而足。

    可畢竟是管理自家的百姓,哪怕是李優的方案效率更高,穩定性也更好,陳曦也不敢讓李優去搞這個,正好鍾繇不太喜歡待在中央,和陳曦商議之後,就被下方到恒河這邊來了。

    起來鍾繇這個人很奇怪,才能不,頂尖一流的水平,道德方麵除了腦殘粉這個瑕疵以外,其他時候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出身更是潁川大戶,按這種人要麽不出仕,要麽就是像荀彧、陳群那樣直奔王之左膀右臂而去。

    然而鍾繇感覺就是一個掛機黨,而且可能比較厭惡中央朝堂,多數時候都是在地方當封疆大吏,不過倒是幹的非常優秀。

    就像這次從安排過來之後,鍾繇就帶人核定田畝,荒地的總體規模,做了三分田畝核定之後,迅速按照地區配備民兵進行分田。

    以極其高的效率恢複了農業耕種,而後更是派人接觸各地的婆羅門,搜集詳細的水文資料,和漢室專業的曆法人員進行商討之後,重訂了耕種年表,不同於漢室那邊一年一茬,或者一年兩茬帶輪休的耕作方式,這邊一年三熟,水土肥沃,根本不需要輪休。

    故而播種,收割,晾曬等等都需要逐條去落實,畢竟物盡其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靠著這種方式,鍾繇到現在已經完成鄰一批次的收割,雖外遷前五年是沒有稅賦的,可鍾繇有農墾軍團啊,專業種田人員,靠著農墾軍團的產出,恒河大軍的糧草已經可以勉強維持了。

    好吧,之所以是勉強維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沒有從百姓手上征收稅賦,純粹農墾軍團墾荒,規模有些,畢竟隻是第一茬。

    好在陳曦之前就估計到這事沒這麽容易解決,提前做好了票兌。

    好了不能收稅,那就不收唄,至於缺糧,他們可以從百姓手上買啊,反正恒河那地方,就婆羅門那種粗獷式耕作都能養好幾千萬人,他們漢室這邊又是精耕細作,又是良種,別一年三熟了,就算是一年一熟都能養活的過。

    加之以漢室百姓對於土地的追求,第一茬的產出就足夠讓漢室百姓大喜過望,這個時候一起跟過去的江南世家就該發揮出自己的價值了,拿錢收糧,然後糧食交付給前線,關羽手下主薄給開出票據。

    鍾繇這邊的曹官複查之後給票據蓋章,這個票據到中原之後,可以去官方任何一個地方兌換同樣多的糧食,當然這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了兌換糧食,可以用來兌換陳曦那張公共物資表上所能看到的所有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價格非常公道,故而江南各大世家都很努力的收糧食,甚至都跑到了婆羅門那邊去收糧食了,反正陳曦不管糧食是誰家的,隻要核實無誤就校

    畢竟陳曦一開始所想的隻是減少轉閱損耗,以及後勤的壓力,外加陳曦壓根不想自己花錢買糧,故而對照著自己物資搞了一個以物易物,反正不掏錢的政策都是好政策,都有利於經濟運校

    靠著這種簡單易行的方案,糧草轉運變得相當容易了,籌集也不需要自己想辦法了,自家隻需要生產所需要的物資,外加保證常平倉不出現問題就可以了。

    其他人自然沒想到還能這麽玩,故而對於陳曦頗為佩服,哪怕是見過了無數次陳曦的神奇之舉,可每當陳曦拿出非常簡單易行,又有奇效的方案之後,他們都難免感慨。

    然而對於陳曦而言,這種東西都是曆史上玩過的東西,不過曆史上是某地發生戰爭,往那裏送糧食的商人,可以憑票在其他地方的府庫直接取用同樣規模的糧食,這個善政最後被玩成了惡政,因為地方官員給商人憑票配發的糧食裏麵摻沙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