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1章 炒魷魚(2/3)

作者:白色十三號字數:11114更新時間:2019-04-25 09:11:01

    羅南直接道:“少用電腦特效,多用實拍,再就是找個合適的導演。”他不禁笑了起來:“湯姆,隻要你出演伊森-韓特,影片成功肯定不是問題。”

    曾經從第一部到第六部,《碟中諜》這一聞名全球的超級大IP跨越的不止二十多年光陰,一直能把握日新月異的電影市場格局和大眾審美品位,續作盡管能否超越前作榮登係列巔峰尚存爭議,但從維護經典口碑的角度,除了第二部口碑較差外,其他每一部口碑都相當不錯。

    相比於那些重拍和爛尾的係列電影,《碟中諜》係列可以算是良心製作了。

    從購入一部普通特工電視劇的版權改編成電影,一張裝著間諜名單的光碟拉開了一部電影的帷幕,也開啟了伊森-韓特的光輝時代。

    到二十多年之後,好萊塢特工類電影層出不窮,但《碟中諜》係列已有登頂之勢。

    究其原因,是該係列將其“核心競爭力”——湯姆-克魯斯發揮到了極致。

    其實,論視覺效果和科技含量,《碟中諜》比不上《007》係列;論劇情編排和心理博弈,它也難望《諜影重重》項背,但它擁有一個玩命把電影拍好的阿湯哥,而這一點,無法不讓人動容。

    曾經羅南在看完《碟中諜6》後感歎,這部電影最神奇之處,是許多情節會讓人以為是“替身 綠幕 特效”,實際卻都是湯姆-克魯斯上陣實拍。

    影片中,那一瘸一拐、咬牙前進的伊森-韓特並不完全是在“演戲”,從某種程度上來,也是肉體凡胎的人類受傷後最真實的表現。

    有些時候,返璞歸真未必是件壞事,特別是銀幕上超級英雄滿飛的時候,出來個以血肉之軀探索動作片極限的角色,反而格外吸引人。

    電影G特效突飛猛進,觀眾的審美口味也被炫目大片養刁。

    恰好《碟中諜》和湯姆-克魯斯反其道而行之,以演員的血肉之軀,探索動作片的人類極限。

    誇張點來,衡量每部《碟中諜》電影的水準,幾乎已經由阿湯哥“蹦極”的高度來決定,從早年的密室威亞秀,到攀岩秀、鋼絲秀、跳樓秀,再到扒飛機秀和跳傘秀……

    情節雖是老的地方多,但精準而有效。

    “原本我最中意的導演是保羅-格林格拉斯。”湯姆-克魯斯這時道:“但他這幾年要為你拍攝《諜影重重》係列,我最近也仔細考慮過,他的特點太鮮明了。”

    羅南點頭:“這是保羅的優點。但放在同類型電影上,就會變成缺點,《碟中諜》不能完全變成《諜影重重》那種風格。”

    湯姆-克魯斯完全認可羅南的法:“我再尋找其他導演吧,慢慢找。”他轉了話題:“聽奈飛從夢工廠拿到了一些電影的互聯網授權,能動看你不順眼的斯皮爾伯格,出價不低吧?”

    羅南道:“工作都是奈飛的人做的。”

    湯姆-克魯斯問道:“你買的這家公司今年發展不錯。”

    羅南笑了笑,道:“還可以吧。”

    “我知道,你的公司發展很不錯。”湯姆-克魯斯又道:“今年推出的所有電影全部大賣,盈利不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