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18章 應時而生(2/3)

作者:白色十三號字數:7418更新時間:2020-04-09 16:28:19

    這也創造了北美電影市場11月份的單日票房紀錄,就連《哈利波特》係列也沒有在11月份拿到過單日票房過6000萬美元的成績。

    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首日放映過後,就不幸變為了《饑餓遊戲》大獲成功的背景板。

    首先是《非常人販3》,這一在國際市場相對比較火爆的動作片係列,哪怕有盛世美顏壓陣,北美反響一直一般。

    第三部續集北美開畫首日隻有332萬美元進賬。

    然後是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澳大利亞》,妮可-基德曼再次暴露出票房毒藥的本質。

    去年,她擔任女主角的《黃金羅盤》製作成本高達1億8000萬美元,北美最終票房卻僅有7000萬美元。

    這部影片的失敗,也讓新線影業在《魔戒》係列之後打造新的魔幻三部曲的計劃化為泡影,而且控購新線影業的華納兄弟對於如此巨大的虧損極度不滿,直接將羅伯特-謝伊趕下台,新線影業從此失去獨立性,成為完全受華納兄弟控製的子公司。

    妮可-基德曼拿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之後的商業電影,一部接一部撲街,誰也不知道二十世紀福克斯到底是怎麽想的,在這樣一部超級巨製裏麵,邀請到了她作為女主角。

    或許是澳大利亞版本的《亂世佳人》,需要一個澳大利亞女星。

    話說回來,目前好萊塢根本沒有能撐起一部商業大製作的澳大利亞女星,另一位名聲赫赫的凱特-布蘭切特,迄今從來沒有扛起過大製作商業電影的女主角。

    《澳大利亞》撲的比《黃金羅盤》還要慘,北美上映的第一天,僅僅拿到了226萬美元。

    雖然隻是上映首日,但這一數字已經充分證明,《澳大利亞》沒有任何拯救的價值。

    從《家有仙妻》,到《黃金羅盤》,再到《澳大利亞》,妮可-基德曼近乎完美的演繹了奧斯卡影後魔咒,實現了商業電影三連撲。

    一般女性這樣,即便是一線女性,事業基本上也快要完蛋了,就像是哈莉-貝瑞。

    但妮可-基德曼不一般,以後還會非常活躍,不用擔心曝光度的問題,反正可以依靠鞭屍刷存在感。

    隻要湯姆-克魯斯還紅,妮可-基德曼仍然是好萊塢非常活躍的明星,也不會缺少關注。

    相比之下,華特迪士尼的《雷霆戰狗》是《饑餓遊戲》三部競爭電影裏麵票房成績最好的,上映首日收獲703萬美元,位於周五單日票房榜的第二位。

    排位不錯,票房數字卻不理想。

    華特迪士尼僅僅在《雷霆戰狗》的製作上麵就砸下了1億5000萬美元,想要重振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輝煌,從而讓迪士尼動畫真正實現電腦動畫上的轉型。

    但計劃的第一部,就掉進了坑裏,還是很難爬出來的那種。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最具備能力和傳統的動畫製作團隊,已經因為之前迪士尼的內亂和不重視等各種原因,轉投到了相對論娛樂旗下,成立了嶄新的公主動畫工作室。

    如今的迪士尼動畫,想要重新崛起,難度是曾經的數倍乃至十幾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