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4章 唐先海砸壺(2/2)

作者:天牛行空字數:4796更新時間:2019-01-31 09:26:28

    但是,正版壺的壺身、壺壺蓋上除了留有楊彭年的“彭年”刻款印外,隻有“廉普監造”四個字,而非陳曼生的款式。

    廉普是誰?這也不是庸碌之輩,而是清道光三年進士王成璐,其人仕途光明,先後做過知縣、點簾官、知府、雲南鹽法道、按察使等職位,有善政,留有《佩湘詩草》四卷,其遊蹤遍及大江南北,詩作多作荊楚名勝,而且是當了縣令後所作,內容大多涉及民間疾苦。

    那麽楊彭年是因為抱上王成璐這條大腿而拋棄了陳曼生?

    當然不是,原因是陳曼生在1822年就去世了,可這把壺卻是1839年製作的。己亥年,可不就是1839年嘛。

    1839年是楊彭年技藝大成的階段,他製作的紫砂壺幾乎件件精美,形、神、氣、態無一不美,這把秦權壺就是晚年作品的經典,造型古樸,神韻天成,氣質內斂,形態威嚴,可謂是傳世之佳作。

    看看手機上的圖片,再看看麵前這把仿製品,兩者之間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其實不用上網查找也沒關係,按照壺身上的“己亥夏五月”這五個字也能判斷出這樣一個結論,因為楊彭年晚年技藝大成之作肯定不會出現這種失誤,更不會讓這種有著明顯瑕疵的作品流傳於世。

    弄明白這一點,就可以判定這把壺是仿品。

    不過自己琢磨出來的,跟那些專業的鑒定師搞出來的鑒定結論相比,幾乎是鬧著玩一般,人專業的就是專業的,那列舉出來的證據一條一條的,條理清楚分明,誰看了都無話可說。

    唐先海和餘澤誠兩個人也看過手機上的拍賣信息,歎息一聲道:“果然如此,丟人啊,虧我還是玩紫砂的人呢,終日打雁,被雁啄了眼,太丟人了,連個年輕人都不如。”

    徐景行笑道:“我也不過是占了局外人的光,旁觀者清嘛,這可不是我有多大的能耐。”

    “你不用謙虛了,有能力就是有能力,沒必要遮遮掩掩的,”唐先海搖搖頭,說著抓起那把仿品秦權壺在茶幾上磕了一下,“嘩啦”一聲,還算不錯的防壺瞬間四分五裂的碎成好幾片,然後被唐先海直接扔進了垃圾桶。

    唐先海的舉動把他和安心都嚇了一跳,老頭兒雖然沒有說這把壺的價格,但想來也不會便宜,雖然是防壺,可就這麽磕碎扔掉,也太嚇人了吧。

    餘澤誠看到兩個人被嚇得不輕,嗬嗬笑道:“別理會他,他就這樣兒的人,眼裏揉不得沙子,見不得有瑕疵的作品。”

    這樣啊,這老頭兒還真有些愣勁兒。

    徐景行暗自咂舌,忍不住問道:“唐先生,這壺是多少錢收上來的?”

    “三十八萬,”唐先海回答的時候像是牙疼一樣直抽涼氣,顯然也很心疼,可越是如此,越發顯得老頭兒耿直,三十八萬買來的東西,說砸就砸了,不清楚情況的還以為老頭兒是個多大的土豪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