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54章 刀老師(3/3)

作者:天牛行空字數:10032更新時間:2019-07-10 23:31:14

    而他之所以會知道這個小巷子裏賣玉的攤販比較多,還要多虧了之前認識的那個拚縫兒小夥兒嶽誌鋒,那小夥兒對潘家園很熟,在接觸的過程中可沒少跟他講這些東西,隻是這些一般人記不住的東西他通通都能記住。

    這不,這些看似沒什麽意義的閑言碎語就派上了用場。

    進入小巷子之後,他放慢腳步,一個地攤一個地攤的挨著看,也不動手,就是蹲在攤子前看,時間又長又短,短點也就幾十秒鍾,長的話能頓十來分鍾。

    這在外人看來,他就是個怪人,哪有看古玩不上手的?不上手能看出個毛線來?

    連刀玉海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幹站著又尷尬的很,隻好陪著徐景行蹲下來裝模作樣的瀏覽攤位上這些物件,雖然什麽也看不懂,可姿勢卻做的很足,真能唬住不少人,唬的幾個跟刀玉海搭話的攤主連聲稱呼“老師”。

    徐景行聽了暗笑,也不知道連玉海是不是這輩子第一次被人叫“老師”,隻是看連玉海的神情,顯然有點難為情。不過他也沒管刀玉海,依然一個個攤位挨瀏覽攤位上的每一件老玉,甚至每一件玉器。

    玉這東西很有意思,說他是玉吧,其實真實成分跟一些個石頭沒什麽區別,說它是石頭吧,可表現出來的一些特性偏偏又是石頭所不具備的,很值得玩味。

    而且不管是什麽產地甚至品種的玉石,隻要有資格被認定是玉的,都有一些石頭所不具備的特性,這些特性還會因為產地、結構、環境等因素發生一些改變。

    如果是老玉,還要加上雕工和時代的因素。

    基本上可以這麽認定:種種不同因素作用在同一塊玉石上所呈現出來的特性也是有差別的。

    也難怪國人特別喜歡玩玉,實在是這玉有時候跟人一樣很值得品味。

    不過在徐景行眼裏,攤位上每一塊老玉所呈現出來的特性還要更多更複雜,因為他能看到一些常人所看不到的東西。

    其實這裏的老玉雖多,可品質大多挺一般的,幾乎沒幾件和田玉,多是獨山玉、岫玉之類的雜玉,沒辦法,古代對和田玉的開采力度很弱,主要靠玉工在玉龍河兩邊撿拾,產量本來就低,流入到中原一帶的就更少,所以老做工的和田玉在市場上一直很受歡迎。

    相反,這些雜玉就沒什麽市場了,除非品質較高品相較好,不然的話就隻能被堆在地攤上低價兜售,就像這條巷子裏這些攤位上的這些玉器。

    不過呢,這些看似沒什麽價值的玉器,對徐景行而言還是有一定價值的,尤其是其中零星帶特殊效果的老玉,還真給了他不少靈感。

    甚至,他還從這些雜玉中發現了一件小極品。

    說是極品,倒不是說值多少錢,而是對他而言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甚至,他能不能突破在玉雕技法上的瓶頸,都要看他對這件雜玉雕件的研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