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2/2)

作者:然籇字數:4630更新時間:2019-06-30 15:33:35

    李藎忱微微頷首,這個他當然是知道的,作為優先改製的漢中諸軍,在這一次的西北之戰之中表現的非常突出,而對於水師來說,畢竟軍隊的構成框架和陸師有所不同,但是王昌和戚昕還是一點一點的落實下去。

    畢竟在李藎忱的設想中以及現在的確在實施下去的計劃之中,水師都將在建設成為一支規模龐大的海軍,而在長遠的未來,這一支海軍將會作為東路進軍的決定性力量。

    淮北防線已經固若金湯,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顯然是癡人說夢,所以李藎忱幹脆寄希望於水師,以求能夠通過水師越過淮北防線,從海上直撲青州。

    而蕭摩訶緊接著說道:“現在要在我們已經有的框架下組建新的軍隊,尤其是要把一支支隊伍填充進去,把還沒有接受整編的南中各部、嶺南各部轉化為實際的戰力,這樣就可以頂替留守後方的兵馬,甚至作為後備開赴前線。”

    頓了一下,蕭摩訶補充一句:“但是這樣的兵力整編肯定是要在農耕以及工坊生產都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我們要盡可能的給予每一個青壯年足夠的行軍和陣列訓練,做到全民能戰能耕。”

    “耕戰,國家之本也。”戶部尚書駱牙此時開口說道,“戶部上下已經統計了十年來的南方各地歲收變化,以為陛下參考。”

    粗略的掃了一眼駱牙呈遞上來的厚厚的奏章,李藎忱不由得感慨一聲。自從侯景之亂以來,江南元氣大傷,再加上十多年前的華皎之亂以及後來的淮南之戰,江南好不容易再積澱下來的家底也幾乎消耗的差不多了,以江南百姓為主的軍隊消耗的七七八八,自然也就把江南的青壯年勞力也消耗掉了,以至於長期以來江南的城鎮密集度甚至都比不上嶺南。

    一直到李藎忱把南陳取而代之,江南的歲收才開始有所起色,這個曆史上華夏民族千年來最繁華的腹心之地,終於再一次開始展現其強大的生產能力。

    不管怎麽說,南方的水土的確更容易生產出來更多的魚米以供養人口,當更往南的地方,糧食的產量也就更高,另外還有更多種類的水果和珍奇異獸,所以也更容易養活人。

    有的時候李藎忱認為越往南的國家越是難以崛起,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悶熱的環境和充足的糧食讓他們過於懶散,比如後世赤道沿線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崛起的大國,而在華夏古代,南方的王朝一般也都是偏安之後被征服。

    除了在體型上存在差距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南方的富足讓他們並不想成為“戰鬥民族”,而是更貪圖享樂、沉溺於安逸的環境之中,而在北方的寒風之中瑟瑟發抖的遊牧民族,自然也就更希望能夠征服別人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溫飽,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不基於溫飽好日子談別的,都是耍流氓。

    41499/438367792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