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1/2)

作者:然籇字數:4630更新時間:2019-06-30 15:33:38

    吏部尚書姚察和侍郎宗元饒都在此處。

    姚察無需多言,這宗元饒原本也是南陳舊臣,在吏政上頗有幾分才能,擔任吏部侍郎也算眾望所歸。在曆史上此人也曾經擔任過南陳的吏部尚書。

    現在的大漢依舊使用的是延承自南陳的九品中正製度,簡而言之就是朝廷委任中正官到其原籍所在地查訪門第清白、有德有才的士人,按照其道德品行分為九個級別,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等,而朝廷就根據這些士人的等級給予官職。

    九品中正製是在漢代的察舉製已經完全淪為世家把持朝政的工具的情況下誕生的,而其本身實際上隻是曹魏和世家的妥協產物。當初按照曹丕的設想,選拔人才應該是“唯才是舉”,不過這自然而然引起了世家的強烈不滿,最後隻能由德高望重的陳群出麵設定九品中正製,從原來察舉製的地方官員直接推薦人才變成中央派遣官員去地方選拔人才。

    而且相比於察舉製,九品中正製也把所考察對象的才能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而不僅僅是之前的“孝、廉”,也算是帶有“唯才是舉”的一點兒意味。不過世家可以把持察舉製,自然也可以稍加變通之後把持九品中正製。

    若不是因為世家的確已經龐大的讓身為皇帝的曹丕也不得不後退一步,按照曹丕原本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接受這樣改良版的察舉製的。而隨著南北朝的朝代更迭,世家也逐漸從幕後走到台前,更是徹底把九品中正製改變成自家子弟快速上升的通道,讓整個南北方官場都徹底淪為世家爭權奪利的角鬥場。

    這也是為什麽隋唐兩代要堅決推行科舉,而偌大的一個萬方來潮的隋朝,卻猶如曇花一現一般轉瞬凋零,和隋朝兩代推行科舉製度並非沒有關係,因此李藎忱的動作可以說絕對算謹慎小心。

    不過對於李藎忱來說,倒也不是一點兒可乘之機都沒有。在之前的侯景之亂中,整個江南世家都被侯景“洗牌”了,曾經的幾個主要的豪門迅速沒落,新崛起的吳氏、徐氏等,在根底上終究沒有辦法和之前的王謝大族相比。

    而在曆史上對於隋唐來說也是一個大問題的關隴集團和山東世家,在這個時代一個已經分裂,半數投靠了李藎忱,而且初來乍到根基不穩,剩下的半個關隴世家和整個山東世家都還在北方。

    對於這些初來者來說,想要從原本的東南士族和巴蜀世家嘴裏搶下來一塊肉,實際上科舉反而是他們的助力。楊素顯然就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直接把隨同他前來江南的李淵送入了金陵書院。

    而李藎忱可以說又利用了徐陵和吳明徹等老人一手,既然他們主持創建了學院,那麽就算是家族之中對於世家的存在感到威脅,也不可能真的對自家老爺子的弟子動手。

    當即姚察站出來說道:“啟稟陛下,吏部在年末已經審查考核了各地的中正官,等到年後,中正官就會前往各地選拔人才。一年之中我大漢拓地千裏,已經絕非昔日巴蜀一國可比,因此今年除了考核留任的前陳地方官員之外,還需要選拔大量的人才來彌補缺口。按照吏部的計劃,這些人才的主要組成為九比一,前一部分為地方選拔上來,而剩下的一部分則在已經建成的成都書院之中擇優錄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