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2/2)

作者:然籇字數:4646更新時間:2019-06-30 15:34:01

    然而曆史又證明,即使是同姓尚且可能、甚至很大程度上會出現造反的情況,更何況是異姓。而且就算是異姓不造反,朝廷就真的對他們放心麽,對他們放心難道就也對他們的子嗣放心麽?

    畢竟一旦分封,那這異姓王也就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再加上天高皇帝遠,朝廷未嚐能夠節製他們。這陳叔陵都能夠在南陳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做出這樣不軌的事情,那在其餘地方遠離朝廷的監視,誰知道又會出現什麽?

    因此長期以來李藎忱也在擔憂這個問題。

    “陛下或許多慮了,”沈婺華斟酌說道,“秦之滅亡,不在於郡縣製度管理之不得當,而在於六國人心不在秦,秦之法過於苛刻,長此以往民心處於壓抑之中,但有爆發之處,自然人心浮動,因此陳勝吳廣得以揭竿而起,百姓贏糧影從。然究其原因,奴婢以為在於秦朝之律法沒有變通之處,在於秦朝未能定六國之民心,而不在於郡縣。相比之下,西漢七王之亂,前晉八王之亂,乃是皇室之人‘貪心不足蛇吞象’,反而引起國家之動蕩。”

    李藎忱微微頷首,秦朝之滅亡,在於百姓骨子裏不想服從秦朝的嚴苛律法,同樣的道理,唐朝的滅亡也在於黃巢等人不滿於朝廷的苛捐雜稅以及讓人看不到進身之路的政策,實際上和郡縣製還是分封製並沒有太大的聯係,反倒是七王之亂險些讓漢朝自己滅亡,八王之亂更不用說,整個就是時代的悲劇。

    雖說最終得力的並不是草莽布衣,但是草莽布衣的確是最先攪動天下風雲的人。

    至少從曆史的脈絡來看,接下來的隋唐都沒有再行分封製度,那麽李藎忱以分封製度穩定地方自然是違反曆史的規律的。

    如果這個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百姓身上,那的確李藎忱在這裏糾結郡縣還是分封的區別也就變得沒有意義。

    “隻要陛下可以安定民心、施展仁政、懲戒宵小,那麽百姓肯定就會傾向於安居樂業,而這樣朝廷派遣官員管理地方,就算這些官員心懷不軌,那也很難得到手下其餘官吏和百姓的支持,”沈婺華沉聲說道,“一地之管轄,不可能隻是一個人就可以操控,隻要地方上的吏員和百姓表示反對,那他也很難成氣候。朝廷若是能夠再建立起來完善的監察檢舉製度,那麽這些官員對朝廷心存敬畏,自然也就不會再有別樣心思。”

    頓了一下,沈婺華緊接著說道:“相反,一旦陛下分封他人於四方,那麽就必然予之便宜行事之權力,如此一來,地方官吏和百姓知仁政出於他人,而非陛下,心有感懷也會感懷他人之恩情,而不會心念陛下之雨露,一旦他人有非分之想,百姓官吏未嚐不會隨從。”

    曆史上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能夠以一座燕京孤城對抗朝廷數次進攻,甚至最後還可以一路直取金陵,把建文帝取而代之,成就了明成祖的一代霸業。

    41499/42967199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