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2/2)

作者:然籇字數:4656更新時間:2019-06-30 15:35:00

    或許李藎忱在其餘的事上、乃至於人才的選取上對東南世家的打壓,他們尚且還能容忍,但是如果李藎忱真的幹涉到了他們整個族群的存在,那他們肯定不會容忍,即使是顧野王也不能、更不可能袖手旁觀。

    現在李藎忱也明確出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長安城的確比想像之中的要破敗。

    北方的戰亂要比南方來的頻繁,尤其是在北魏一統北方之前,關中地區各種梟雄人物有如走馬燈一樣換著,而長安無疑就是他們的爭鬥中心,這導致長安城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屋舍焚毀、城牆坍塌,長安早就已經不是當初大漢全盛的時候的長安了。

    等到了北魏之後,長安讓位於洛陽,失去了北方政治中心的地位,之後雖然成為北周的都城,但是因為北周一直都在和北齊的交戰之中,對於長安城的破敗情況也有心無力,導致呈現在李藎忱麵前的這座長安,應該是長安建城以來最破敗的狀態之一。

    相比之下,建康府除了經曆了侯景之亂一次戰火之外,這三百年來實際上都沒有經曆什麽大的戰爭摧殘,再加上南方整體的戰爭次數也遠少於北方,無論是城池的規模還是整潔程度,都已經超過了長安。

    因此也有李藎忱這一問。

    他是在問文武官員們的意見,實際上也是在問這長安城到底值不值得李藎忱留下,值不值得李藎忱寧肯和東南士族翻臉也要將其作為大漢之後的政治中心。

    蕭世廉沉聲道:“陛下,以後長安必定也為大漢西北之門戶,我們無論是向北鎮壓突厥還是向西北開拓西域,長安都是必由之路,也是從關中乃至於中原前往西北的最大城鎮,因此長安需要修繕,甚至可以建設新的長安城。但是臣以為,大漢雖繼承漢之衣缽,但是疆域將更在漢之上,尤其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逐步完成對南方的建設和開墾,南方不再和漢時一樣為荒蠻之地,所以朝廷之心不可偏居關中,或可有其餘選擇。”

    蕭世廉這一開口,自然也就等於否掉了長安作為都城的可能。而蕭世廉的自然也是李藎忱擔心的,當初漢以長安為都城,是因為漢代的經濟中心也在關中,而現在且不還有一個鄴城,南方的經濟,尤其是工商業和水稻種植業也在蓬勃發展,自然不可能再把朝廷的中心放在偏居西北的地方。

    尤其是這個時代科技通訊之類的都還不發達,想要加強對各個地方的統治,自然就不能把都城距離各個地方都太遠。

    蕭世廉顯然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這個問題。

    現在破敗的長安城,可以重修讓它成為大漢進入西北的樞紐,但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已經難以承擔國都的重任。

    不過蕭世廉這一番話的背後,顯然不僅僅是這個意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