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2/2)

作者:然籇字數:4720更新時間:2019-06-30 15:35:03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

    這些大漢的商賈們在朝廷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就算是冒著生死危險都無所畏懼,尤其是那些隨軍的商賈,一旦遇到敵人的斥候隊伍之類的,也都會帶著自己手下的夥計們抄家夥上陣,更何況現在的長安可沒有什麽危險。

    大漢的商賈之中,衝在最前麵的一定是蜀商。

    李藎忱入長安的第三,蜀商就已經開始全麵進入長安城。

    大量南方的商品和物資湧入,讓這座城一下子熱鬧起來,絲毫沒有不久之前才剛剛易主的感覺,百姓們上街看著那些來自於南方的商品,驚奇的同時自然也不介意掏腰包。而大量南方的商鋪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顯然在蜀商之後,其餘地方的商人們也都不遺餘力。

    長安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入大漢的經濟網絡。

    當然了,這些商人的背後實際上也都站著朝廷,朝廷通過明裏的商部和暗中的白袍操控著這些商賈,朝廷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的便利,甚至不惜於幫助他們打壓本地商賈,而作為報酬,他們幫助朝廷解決本地百姓的就業問題,而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負責給朝廷搜集情報,通風報信。

    對於商人們來,他們的利益實際上已經和大漢捆綁在一起,大漢每向前進一步,就代表著他們的商業地盤也可以跟著向前進,所以這種舉手之勞並且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拒絕。

    也因此在短短的三之內,通過這些商賈,白袍就重新建立起對長安的控製,長安城中的任何一點兒風吹草動都會在第一時間傳遞到李藎忱的案頭上。

    和商賈們同步行動的,還有大漢的各級官府機構,金陵書院、嶽麓書院和成都書院各自派出得力人手組成的班底已經開始清點接收北周的太學、國子監等地,並且請庾信的兒子庾立出麵擔任新組建的長安書院的山長。

    庾信是和徐陵齊名的南北兩位大家,庾信原來是南朝人,精通文章,被後人認為代表了南北朝時期駢文的最高成就。

    庾信年長之後奉命出使西魏被扣留,就此留在了北方,出仕北周之後擔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世人稱之為“庾開府”。不過從北周大將軍遍地走的情況來看,庾信能夠掌握多少實權可想而知,實際上更多的像是北周朝廷用來拉攏漢人人心、尤其是文人之心的榜樣罷了。

    庾信是去年去世的,而他的兒子庾立也不想和北周朝廷合作,一直賦閑在家,現在正好被請過來主持長安書院。曆史上的庾立也是一個頗有骨氣的忠義之人,他在隋末擔任縣令時因為拒絕了薛仁杲的勸降而被虐殺。

    長安書院也隻是長安城中變化的一部分。

    大漢的各個階級各個部門,都在努力的將長安和自己融為一體。而這背後實際上也是大漢和關中的融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