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2/2)

作者:然籇字數:4660更新時間:2019-06-30 15:35:29

    李藎忱給了徐德言、長孫晟他們足夠的自主權,等到來年開春或者入夏之後,大漢就會擇機進兵河西。

    這隻是行政區劃上的變動,而大漢在關中所做出的更多努力,則表現在社會上的方方麵麵。

    當李藎忱進入長安的時候,剛剛經曆過好幾次動亂的長安破敗不堪,城中的世家豪門、寒家子弟,各個都對新王朝將信將疑,而那些百姓們更是誠惶誠恐,不知道迎來的是不是更加沉重的稅收。一座殘破而且汙穢擁擠的城池,似乎已經很難稱得上是曾經的下腹心。

    當李藎忱離開長安的時候,老的長安城已經開始道路的整修和排水管道的重新鋪設,而新的長安城已經以未央宮和宮為基準向南開始修建。

    同時大漢戶部終於在年終前頒布了新的稅收法,在稅收法中,大漢官府明確規定大漢的稅收計算方法,同時劃定征稅的範疇和程度,並且第一次以成文法律的方式規定大漢朝廷和子民應該履行的關於征稅和納稅所需要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確定了雙方享有的權利。

    這個稅收法雖然看上去隻是和大漢的財務稅收有關係,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一個稅收法,隻是開始。刑部正在製定的刑法、商部正在製定的行商法、禮部正在製定的禮法和道德法——在這件事上禮部一向是比誰都積極以及太尉府製定的征兵法還有專門適用於軍隊的軍規······這些法律法規以後將會和稅收法一起組成大漢完整的法律體係。

    法律雖然也限製了皇帝的部分權力,比如皇帝不能違反稅收法征收比稅收法規定的最大範圍還多的稅收,但是更多的則是削弱乃至於直接打壓了世家,畢竟當世家行使的權利已經完全受限於法律的時候,世家已經很難稱之為世家。

    不過至少對於大多數人來,現在還沒有意識到稅收法的重要性和裏程碑一樣的意義。

    更吸引眼球的自然就是長安書院的落成。

    三百年的亂世,對於北方的文化是不折不扣的重創,北方的不少寒門子弟都已經很少有讀書識字的機會,更不要平頭百姓。現在朝廷建立起了一個麵向整個社會招生的書院,這顯然是大家之前從未想過的。

    長安書院還隻是其一,伴隨著長安書院一起的,還有長安軍事書院和長安義學。後者自不用,前者和金陵軍事書院一樣,目前是隻對軍隊將官開放的。

    現在軍中的校尉以上、包括長史和主簿在內的所有將官,都要進入書院之中培訓。培訓的內容根據每個人的職位不同也有所不同,集中在對於近年來戰爭的分析和總結,以及建立將官們對於火器這種新式武器的初步了解。

    畢竟以後火器是要大規模列裝軍隊的,大漢的將領們不能對這種武器一頭霧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