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2/2)

作者:然籇字數:4804更新時間:2020-04-23 11:44:54

    不管這裏麵有幾分是真心,有幾分是假意,事已至此,獨孤永業也沒得選了,鮮卑人不會聽從他的號令,漢人也不會聽從他這個名義上鮮卑饒調遣,隨著北周的滅亡,他原本處於夾縫之中的地位自然就變得愈發尷尬,想要躲入深山之中或者突圍進入草原,再去稱雄稱霸,顯然並不怎麽現實。

    與其這樣,還不如乖乖的向大漢俯首稱臣呢。

    至少李藎忱並沒有表露出來想要把北周降臣全部置之死地的意思。而隨著獨孤永業主動放下兵刃,自然也就意味著北周最後的抵抗力量隨時宣告投降,北周這個政權無論是從名義上還是實際存在上,都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前朝。

    晉陽和範陽的消息前後傳來,鄴城這邊自然也是鬆了一口氣。這樣的結局雖然是在預料之中的,但是走到現在這一步到底不容易,越是到了最後,大家越是害怕會出什麽紕漏。現在好了,萬事大吉。

    北周作為大漢多年以來的對手,而今被消滅當然是要大肆慶祝的,甚至還需要向祭祀,感謝上蒼的保佑能夠讓大漢成而今下一統的局麵。

    不過這樣的祭祀當然不會在鄴城舉校

    鄴城,是北周的國都而不是大漢的國都。

    在敵饒都城中,可以舉行慶典——這個李藎忱在攻克鄴城的時候就已經舉行過了——但是不能舉行祭祀,不然的話祭祀的又是誰?大漢,應該去大漢的都城祭祀大漢的蒼還有大漢的列祖列宗、為國犧牲的英烈們才對。

    朝廷也正是要趁著這個機會,可以向下人表明,洛陽已經要取代建康府成為大漢新的都城所在。

    當然建康府的地位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削弱,按照大漢的規劃,已經決定將建康府立為南都,而西側的長安自然是西都,從而表明大漢未來向南和向西兩個主要的擴張方向。

    當然除了這兩個方向之外,大漢對於北方草原和遼東自然也是垂涎欲滴,因此一個北都也在需要被考慮,畢竟多都城的製度並不是第一次設立,事實證明,至少在封建王朝製度不會被輕易改變的這個時代,進能夠以此為據點向外拓展、退能夠以此為依憑扼守一方的多都城製度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曆史上自隋朝之後的曆朝曆代,施行的實際上都是多都城的製度,甚至到了明代還出現了兩套領導班子的狀態。

    不過這個北都應該選在哪裏,目前還有爭論,有的比較支持就選在這鄴城,不管怎麽鄴城也是現在大河以北最大的城池,不過反對者自然就指出鄴城實際上過於靠南,根本不可能起到支撐朝廷向東和向北擴張的作用。

    而且南方的官員們並不傾向於選擇鄴城,更因為他們不想再看到北方在有了長安、洛陽這樣的雄城之後,再冒出來一個鄴城,從而形成和長安、洛陽三足鼎立,完全壓製住南方的局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