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2/2)

作者:然籇字數:4724更新時間:2020-06-17 06:15:23

    這也是為什麽事後想一想,李藎忱覺得宇文憲也是挺倒黴的,而相對應,自己就很幸運。

    不過皇帝陛下一向臉皮很厚,朕受命於,乃是命之子,幸運不是應該的嘛?至於宇文憲,這個時代的他已經遠比曆史上那個任人宰割的家夥來的幸運了好吧,至少過了過皇帝的癮,哪怕李藎忱也清楚,宇文憲的這個皇帝當得也不怎麽舒坦,講道理這家夥本身就是一個率軍征戰的主兒,讓他去內外製衡、統籌兼顧還得應對外麵虎視眈眈的強敵,也是難為他了。

    但是這也是宇文憲自己做出的選擇。

    話回來,即使是北周也已經開始仿造火器,之前就已經和大漢有所接觸的慕容世伏不可能不注意到漢軍手中的這個撒手鐧。更何況就算是一開始沒有注意到,後來漢軍憑借著火器在中原一路橫推、在武威也是堅守如磐石,李藎忱不相信慕容世伏就真的對火器一點兒好奇心和貪婪心都沒櫻

    對於火器的外傳,李藎忱並不惋惜。

    他記得前世曾經看過一本書,文明的存亡,離不開槍炮、病菌和鋼鐵。

    火器既然誕生,就是為了殺戮而生、就是為了文明之間的相互攻伐以至於最後的融合而生。

    能夠藏著掖著、擴大自己這邊的優勢固然是好處,但是藏不住了也就藏不住了。

    大漢軍隊如果隻是把一切都寄托在火器身上,那就真的廢了。

    李藎忱期待著對手也擁有火器之後反過來逼迫著大漢軍事工業甚至是整個大工業的發展和進步。

    有的時候,李藎忱也不得不承認,因為有太多因陳守舊的人,所以外界的壓力要比自家的高瞻遠矚和命令來得方便。

    敵人打上門來了,由不得你們不發展工業以提高綜合國力。

    這一次北伐和西北之戰亦是如此,大漢正是爆發出了有目共睹的強大運輸能力和工業生產能力,才讓很多質疑於陛下把過多錢財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發展上的人乖乖閉嘴。

    沒有這些,現在的大漢可能正在被吊著打。

    至於現在吐穀渾軍隊的手中並沒有掌握火器,應該還是因為在某些技術上有瓶頸。

    這也很正常,大漢的火器是李藎忱親眼看著、就差手把手親自指導才打造出來的,個中機理之類的又豈是那麽容易就能夠摸透的?更何況漢軍火器多來自於南方工廠,從打造用的金屬和發射的火藥到冶煉的器具,甚至於促成如此溫度的木材原料等等,自然都和西北大漠有壤之別,無論是吐穀渾還是當初的北周,在得到火器之後的第一時間,自然就是拆解了之後照葫蘆畫瓢,自然盡可能地要去和漢軍的火器所用材料、所燒製之造型之類的保持一致,可是這一切的研究又豈是那麽容易的?

    更何況在此之前,南方冶煉之風就要勝過河西等地,倒是西域對於金銀冶煉頗有心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