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2/2)

作者:然籇字數:4634更新時間:2020-06-17 06:15:27

    一旦配合,就有利益,一旦有利益,家族就能延續。

    因此數百年在夾縫之中生存的這些世家,當真是把如何當牆頭草和如何唯利是圖演變到了極致。吐穀渾率軍進攻武威,對於他們來,其實並不是什麽壞事。

    河西走廊的商貿,多年來都控製在他們的手中,但是大漢拿下武威之後,西北世家紛紛開始組建商隊,從原來的商貿線路一端搖身一變也變成了中間商,而且他們有很豐厚的本錢、有大漢的武力支持,無論是商隊的規模還是信用等等,自然都勝過了張掖世家。

    換句話,大漢完全可以通過西北世家的商隊直接實現和西域之間的貿易,沒有中間商,也就是張掖、沙州等地的世家,居中賺差價,實際上大漢和西域各國都賺得更多,自然也就更加期望能夠保持這樣的狀態。

    作為中間商的各地世家沒錢賺,自然吐穀渾也就少了一個主要的財政來源——在高山上放羊來的錢如何能夠比得上扼住河西走廊這條商貿咽喉呢?

    往遠處,吐穀渾進攻西北是因為北周滅亡之後唇亡齒寒,覺得大漢接下來肯定要對自己開刀,所以不如先發製人;而往近處,吐穀渾人真正想要的實際上就是武威一城之地,隻有拿下了武威,才能掌控整個河西走廊,向東震懾大漢之西北、向西震懾西域諸國,從而繼續充當能夠大肆賺差價的中間商。

    這也是為什麽慕容世伏一開始實際上就可以繞開武威撤徒張掖,但是依舊咬牙進攻武威的原因。

    拿不下西北,至少要全有河西。

    隻可惜他還是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現在隻能把突圍的希望以及連連受挫的怒火都傾瀉在張掖上。要不是張掖這個後勤基地被突襲導致吐穀渾軍隊的各種補給頻頻告急,慕容世伏完全不用這麽慌張的撤退,甚至還有些狼狽。

    而對於張掖世家們來,大漢占有張掖,當然也不是什麽好事。

    原來突厥人和吐穀渾人統治張掖的時候,稅收雖然很重、壓迫也是時常有之,但是歸根結底他們的目的也隻是為了多賺點錢罷了,他們自己清楚本族沒有什麽經商頭腦,要是自己上陣的話恐怕什麽錢都賺不到,因此隻能依托於漢人,換句話,隻要漢人能夠及時的繳納稅款,那麽吐穀渾和突厥都不會把他們怎麽樣。

    能吐錢的財神爺,一直留著不好麽,一刀砍了誰來賺錢?

    所以張掖世家的日子雖然過的也不是很暢快——時不時有人來剝削的感覺當然不怎麽樣,連點兒家底都積攢不下來,每一代人都得努力再努力才能求生——但是至少他們還是有錢賺的,至少他們還是不可替代的。

    吐穀渾人手再多,也找不到能夠取代他們位置的人。

    但是大漢就不一樣了,西北的商賈們之前就已經和他們有很多正麵衝突,因此此時當然都是磨刀霍霍,頗有把他們一口吞並的意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