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2/2)

作者:然籇字數:4864更新時間:2020-07-12 05:01:53

    茶樓、戲台、酒樓和客棧等等,無論是公私經營,最終都歸內府統一管理,行業的製度和政策等等由內府製定。

    這些都是朝廷六部之前估顧及不到的邊邊角角。

    換在前朝,這其實也不算什麽,畢竟普之下絕大多數的還都是勤勞種地的老百姓,這些城市中才有的消費場所並不是非常多。而且亂世之中,大多數人也沒有這個消費能力。

    而有消費能力的那一群人,往往自家就已經有不少娛樂設施,不需要再出去享受了。

    所以隻要地方州府管一管就好了。

    可是這也意味著這些酒樓啊、客棧啊之類的發展的很是無序,各自有各自的規矩,甚至於就連稅收也都是走走過場。

    隨著大漢經濟的騰飛,一座座嶄新的城鎮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一支支商隊穿行在神州大地上,下各處的交流已經遠比之前密集,這些酒樓之類的自然也就越來越多,朝廷也不可能在和之前那樣,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謂行有行規,必須有一個管理機構出來負責調節矛盾、分配資源以及製定行業內的規章製度,讓一切都變得有序化。

    商業經營方麵有商部、稅收方麵有戶部、律法方麵有刑部,而這些行業的管理方麵,則有內府。

    朝廷把這些事情按照各自的職權劃分為不同的部門,自然避免了一家獨大,也避免了上下勾連。

    什麽?你想行賄?

    那看看朝廷各個部門多少都和你有關係,你要麽都送一圈,要麽就一個不送,不然的話送了這個,另外一個就沒有意見麽?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圖行賄的人也就放棄了。

    隻要不是什麽大的事,沒必要把家底都掏空。

    在李藎忱看來,內府所扮演的角色,實際上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行會和工會,解決的是日常的一些問題,一些沒有必要鬧到地方州府甚至刑部衙門上的事。

    而為了支撐這些機構運轉,這些酒樓、青樓之類的,上交的稅款之中有一部分是要劃撥給內府的,這也算內府一個新的財政來源。

    對此,戶部倒是沒有太大的意見。

    畢竟內府是真的在維係這些城市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日常運轉,有一部分給內府也是應該的。

    更何況沒有內府監督管理,這些地方偷稅漏稅還不知道有多少,保不齊戶部拿到的比現在還少。

    李藎忱並沒有從前門進入,因為內府的前門外有很多人在排隊辦理經營許可證之類的,這也是開辦商鋪之類必須要有的,甚至還有商標之類的,內府也已經聯合商部在推動。

    這些事畢竟涉及到商貿,商部也同樣有責任,現在在內府之中負責許可證之類辦理的就有不少商部的吏員,畢竟這些許可證的批準等等都需要商部,但是之後的監督之類的需要內府。

    這也是樂昌刻意營造的內府和外廷之間的合作中的一部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