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018 北府難為兵(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836更新時間:2019-06-30 15:52:52

    當然所謂的人煙不多並不是一片荒涼,隻是那種戶經營的自耕農村舍不多。尤其是在地勢開闊平坦,湖澤豐美、土壤肥沃的地界,更是幾乎看不到農蹤跡,完全被大宗族莊園給劃分占據。

    東晉名士風流,士族相承,上至中樞台省,下至田野鄉間,一以貫之。貧寒之家,寧為大族蔭戶,不做治下良民。附於大族隻受一家盤剝,但若要獨立入籍,既要承受朝廷征收的賦稅徭役,中間又有各級官吏的盤剝,還有鄉裏豪族的擠壓排斥。

    沈哲子道途所見,越深刻感受到這個時代的無奈。這個君王與門閥共下的朝代,就像是一個渾身長滿腫瘤的蹣跚巨人,外表裝扮的再華美,掩飾不了內裏的畸形病變。就算偶有一個門閥權臣壯大,行廢立僭越之舉,不過是一個更大號的病瘤,改變不了本質。

    一行人到達吳郡治所吳縣時,隊伍規模已經擴大到將近三千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吳郡士族派來湊熱鬧的子弟或是私兵部曲。而在到達吳縣後,聲勢達到了極點。諸如顧6高門,盡數排遣宗親族人前來迎接。

    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聲勢,原因有很多,但明麵上的理由則隻有一個,那就是庾懌孤身犯險,迫降萬軍,乃是真正值得傳誦一時的壯舉。由於吳地士人太過熱情,一行人不得不在吳縣逗留多日,連場赴宴。

    沈哲子也不得不跟在庾懌身後,每都要在宴會上將庾懌這壯舉講述多次。這也是老爹沈充跟庾懌計劃的一部分,要製造輿論壓力,倒逼朝廷承認庾懌的功勳,並且為沈家洗脫從逆之嫌。

    連續多日的造勢,誠然將庾懌個人的聲望推到一個極點,作為這個傳奇故事大反派的沈充也獲益匪淺。不負恩義,大器能容,幡然醒悟,赫然已有國士之風。

    雖然自己也親力親為營造聲勢,但對於時人堪稱吊詭的審美意趣,沈哲子也實在理解無能。這故事中兩個主角,一個擅離職守,一個造反未遂,居然都成了意趣高潔、堪匡危扶難的高士!

    大概一個時代,總有其獨有的時代特色標簽。但曆數幾千年曆史,東晉時代的風雅無疑是最不合時宜的。

    譬如此前戍守北地並州的名將劉琨,其時北地淪陷神州動蕩,劉琨孤軍以守飛地,其中艱辛可想而知。時人稱讚劉琨最多談起不是其如何左支右絀,如何苦心孤詣,如何苦苦維持,反而是那所謂的吹笳退敵。

    誠然這樣的故事風雅、智謀、傳奇兼具,但言必稱之,隻有身在當下,才能讓人感到這種風氣如何讓人心寒。看到那些家夥得興高采烈,恨不能以身代之,仿佛劉琨在北地經營隻是每訓練鼓吹班子,其餘諸事不問。

    沈哲子在不同宴席上聽過幾次後,心裏便暗暗決定,等到日後自己得以執掌大權,哪個腦殘王八蛋再這種事情,就讓他吹著胡笳去北伐,看看能不能感動那些胡虜收複神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