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053 京口亂象(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194更新時間:2019-06-30 15:53:04

    唯有一點讓沈哲子不爽,時下人敏感悲戚的意趣實在顯露在方方麵麵,不過送別而已,況且大家也不是很熟,竟有許多人都揉紅了眼眶。在這肅殺秋風之中,更顯悲傷氣氛,若不知內情者路過,還以為一群人在這裏祭拜亡者呢。

    北人豪邁,南人傷感,大概肇始於此。及至隋唐時,這風氣仍不衰減。沈哲子很想吟詠一下,海內存知己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但最終還是罷了,無謂強出風頭,而且看那些悲秋傷感的家夥,也未必能體會這種灑脫豪邁意境。

    與眾人作別後,沈哲子與庾條一同上路。這一次倒不需要沿6路,由秦淮河登船,轉青溪繞道健康城北,便入了長江直通京口的航道。

    這一次在建康盤桓數月,沈哲子收獲還是不的,且不師父紀瞻臨終饋贈給他的大量隱形遺產,單單耳聞目睹諸多,便對這個時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尤其深入台城內苑,見到皇帝這最高領導者,還有庾亮這種執掌台省的重臣,對於最高層的領導圈子有了一個深刻認識,不再隻是流於表麵的認知,和概念性的總結。

    古人不傻,各有謀算。但諸多謀算匯總交融,最終呈現出來的一個結果,卻並非一個最好的局麵。身在時下,身處其中,更能體會到這種無奈和吊詭。

    如果尚有一點遺憾,那就是沒能見到王導一麵。東晉之初這個局麵,如果有一個人揮的作用不可缺少,那個人就是王導。

    囿於本身格局,王導其人或許並沒有什麽令人無比振奮的壯舉功業,但正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所謂的興廢之功,乃是在一片廢墟之中,通過強大的個人魅力和高深的政治手腕,將已經碎片化的漢人國祚彌合粘連在一起,保住了秦漢以來的法統正義。

    單憑這一點,王導便無愧於南渡第一人。沒能親眼目睹王導的風采,沈哲子心內還是頗有遺憾的。不過未來總有機會,倒也不必急於一時。沈哲子有預感,他跟王導終有相看兩厭的時候。

    此前跟隨沈哲子來建康的近千部曲,早已經先行遣回大半,如今沈哲子也算輕車簡從,身邊除了幾名照料起居的侍女,便隻有二十多名龍溪卒隨從護衛。

    庾條倒是前呼後擁架勢頗大,建康城交好的一群資友在其言語鼓動下,準備隨其前往晉陵大展宏圖,仆役部曲之類,幾艘客船才勉強裝下。

    五級三晉的構建雖然隻是沈哲子隨手為之,但對其寄望卻不。至於究竟能孕生出多大能量,還要看具體的推廣效果。沈哲子並不打算過早幹涉其中,完成理論的構架後便甩手讓庾條去做。

    一方麵是庾條確有這種歪才,另一方麵他出身這個時代也能因時製宜,細節方麵比沈哲子這個前瞻者更有變通的機巧。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沈哲子完全失去掌控,這樣一個騙局一旦成其規模,漏洞也就越來越大。憑庾條是很難掌控的,還是要求到沈哲子這裏來。真到了那時候,才是沈哲子正式摘桃子的時候,可以一點一點將主動權從庾條那裏收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