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086 燒窯製器(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118更新時間:2019-06-30 15:53:17

    時下磚瓦技術已經很純熟,工藝也不算複雜,其中比較精細的是材料的選取和燒窯火候的控製。

    主要的材料就是粘土,隨處挖掘取用,取材便利,但要注意砂石土礫不能太多,否則坯料粗劣,隨便一燒就斷裂變形,不能取用。最上等的粘土,要細膩如糯粉,調之如滑膏。

    壓坯也簡單,將粘土調和灌入坯器內,一邊析幹水分,一邊以竹板拍打壓實,等到表麵陰幹沒有水漬,就可以入窯燒製。一晝夜後,磚便成型。

    沈哲子正觀看工人壓坯還在考慮研製壓坯機的可行性,理論上來,人力的捶打按壓完全可以用石碾滾木取代,突然身後傳來一個略顯老邁的吼聲:“通窯!”

    聽到聲響,沈哲子便轉身望過去,眼看著幾名壯丁手持竹篙,遠遠捅破幾個堵死的窯孔,火星煙氣裹挾著熱浪霎時間從窯孔中衝出,場麵頗為壯觀。

    沈哲子離得尚遠,仍感到熱浪襲人,可是那負責看護窯坑的老匠人隻是微微側身,避開熱浪的正麵衝擊。

    這老匠人如左丹老者一樣,都是沈家莊園內堪稱瑰寶、手藝經驗純熟的匠人,名為馬方,也是沈家為數不多能燒製出精美青瓷的高手。沈哲子請其來掌管磚瓦燒製,可是大材用。

    等到熱浪勢頭漸弱,沈哲子才走過去,看到馬方老者須都因長時間看護窯洞而熏烤得卷曲枯黃,忍不住勸道:“馬老你年事已高,何必再事事親躬,隻要在工坊坐鎮調度,已經是難能可貴。”

    馬方嗬嗬一笑,拍拍掛滿灰塵的薄衫,才對沈哲子道:“郎君你不知,陶埏製器,火候最是要緊。差之毫厘,器具品相都優劣懸殊。後進做事雖然勤勉,火候把控卻難自決,還是老朽臨觀才會踏實。”

    沈哲子聽到這話,對老匠人事必親躬的態度頗為欽佩。若無這一代代匠人們精益求精的自律要求,實在難以想象在古代簡陋條件下能夠製造出那些美輪美奐的器具。

    但沈哲子雖然欽佩這些匠人精神,但理念還是有分歧。他做這些事,並不是追求更為精致的工藝,反而更多是要降低簡化工序難度,力求能達到標準化生產。傳統精湛技藝的追求要保持,但在物資匱乏的時下,成規模的產能爆顯然更加重要。

    雖然缺少必要的儀器輔助,不好製定行業標準,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讓勞動力可以按照詳細步驟進行生產,能夠在保證質量基準的前提下快鋪開產量。

    譬如眼下磚瓦的燒製,傳統青磚燒製其實並沒有通窯這道工序,而是要以水灌窯使之冷卻,通風冷卻所得到的則是紅磚。

    兩種磚料相比,青磚所需工序更繁瑣,技藝要求也更高,無論透氣性、吸水性、還是耐蝕性,都要遠遠優越過紅磚,號稱萬年不腐。紅磚硬度雖然不遜青磚,但其他性能都有不如。

    但紅磚有一點優勢是青磚比不了的,那就是工序簡單,產量大。這樣一窯磚,若燒製青磚隻能得百餘方,而且各種工序更加煩瑣。但若燒製紅磚的話,一窯能燒出幾百上千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