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141 張氏隱園(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896更新時間:2019-06-30 15:53:44

    沈哲子點點頭,並不因這事介懷。他來這裏自有所求,達成目的最重要,標新立異擺架子這種無謂事實在於事無補。

    籬門內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苗圃,遍植艾蒿,艾香隨風而散,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此時苗圃內尚有幾人手握鋤似在鬆土除蟲,看到沈沛之行來,遠遠的招一招手,並不上前問候寒暄,頗有灑脫自樂的意趣。

    沈哲子隻帶了幾名仆從擔著食材美酒,跟在沈沛之身後行入園中。這隱園內並無太多精致華美的建築,倒有不少竹棚並木板房雜於其間。雖然沒有統一的規劃彰顯園墅之美,但若靜下心來遊走其間,自有一股融於自然的飄然之感。

    沈沛之一邊前行,一邊笑著對沈哲子道:“這隱園雖有規矩,非征辟不就不得入門,但張家也並不派人嚴執此律,並不禁人往來。但若本身並無清趣,縱然常來此地,也不會得人青眼,自取奚落,久而久之,此類人便漸漸絕跡了。”

    沈哲子聞言微微一笑,他就是那種沒有清趣的人啊,今在這隱園要有所斬獲,看來還要仔細權衡一下。

    “哲子你看,河畔那座木舍便是此間主人張季康居所。再往別處那些竹樓木房,也都是長居園中的一些處士所築。此園中主人不供飲食,不備客舍,若有所需,皆要自措。”

    沈哲子聽到這裏,心中倒是一奇,仔細咂摸一番,張家這隱園竟還有幾分哲學意味在裏麵。

    待行過一片竹林,沈哲子看到許多人圍坐在那裏,中間則有一名披氅衣者席地而坐,手捧一卷經書似在講解經義。沈哲子駐足傾聽片刻,才聽到那人是在講解《禮記》。

    沈沛之在沈哲子耳邊低語道:“那講經者乃是廬山高隱翟莊,前日我與哲子言張季康園中集會,便是為高賢接風。這位翟莊家學淵源,其父翟湯更有‘廬山玉隱’之稱,乃是咱們江東久負盛名的賢隱人家。”

    聽到沈沛之所言,沈哲子對那個被眾人圍繞的翟莊倒是肅然起敬。

    魏晉人士以肥遁隱逸為美,但真正能將這信條恪守終生的卻實在不多。就連謝安這樣的真名士,在麵對家業無以為繼,朝廷內外交困的時局,都不得不改變其意趣,東山再起,擔當任事。至於其他托以隱逸之名,或是政治避禍,或是沽名養望者,更是難以曆數。

    在這些隱遁的處士當中,翟家絕對可稱得上是一枝獨秀,自翟湯隱於廬山開始,祖孫四代皆有名望,曆經征辟而不損其誌,絕不出仕,被後世尊為翟家四世。

    對於翟家這種真正隱遁避世的家族,沈哲子雖不能認同其意趣,但也會予以相應的尊重。他真正反感的是那些居官無為,任事無心,故作放達卻又戀棧權位者,這類人對世道的戕害尤甚!

    沈沛之又指著竹林內那些圍坐聽經者,笑語道:“張家隱園,不禁人出入,偶有經義大家於此講經釋理,因而便引得諸多求學無門的寒庶人家來投此處。這些人意趣或有不同,求學之心卻甚篤,不乏離家數年未歸者,於此結廬而居,生計雖然艱難,卻仍留戀不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