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249 軍備井然(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584更新時間:2019-06-30 15:54:26

    這樣的悍勇戰將,對沈哲子而言簡直就是不容錯過的寶貴財富,因而很是重視培養與韓晃之間的交情。之所以在遊獵場上碰麵,就是選擇對方熟悉的環境,降低心防戒心,彼此才能暢所欲言。

    這韓晃還不同於徐茂,蘇峻麾下雖然也是派係林立,但在如今中樞大勢逼迫之下,彼此之間爭執反而不多,皆有同仇敵愾、一損俱損之心,很難分化瓦解。加之韓晃本身戰功赫赫,武力超凡,在蘇峻麾下也是最受重用的幾人之一。

    但沈哲子向來信奉隻要鋤頭揮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倒。況且他也不是要即刻就要拉攏離間韓晃與蘇峻的關係,隻要能夠對對方保持一個很強的影響,目前而言已經足夠了。

    勝負分明之後,沈哲子讓仆從將獵物收集起來,先送去左近莊上分贈鄉人們,然後便邀韓晃沿著河道漫步,請教一下騎射技藝的技巧。

    南人不善騎,不隻是因為缺馬,更因為日常生活中根本無此必要。江東尤其是吳中多丘陵溝渠,以舟為馬可達四方,也並不具備可以大規模騎兵應用、一馬平川的地形。

    早先沈哲子在江北大價格購買了一批戰馬,想要試著訓練一批騎兵,但收效卻是甚微。倒不是因為南人沒有控馬賦,事實上隻要配好馬鐙之類,騎術並不難掌握,馬鐙本身就是農耕族群用來快速掌握騎術以反製遊牧族群的發明。訓練上大半年,也都能縱馬馳騁,但戰鬥力方麵確是不好衡量。

    騎戰與步戰,看似隻是有馬無馬的區別,但實際上卻是一整套戰術、戰略的差別。江東古來沒有什麽彪炳史冊的騎兵軍隊,況且軍事練兵也非沈哲子所長,他雖然耗費很大精力搞出了幾百人的騎兵隊伍,但落在韓晃這樣的宿將行家眼裏,卻仍不免嗤之以鼻,從頭到腳貶低的一無是處。

    尤其在目睹自家騎兵與韓晃部曲演戰一場,大敗虧輸之後,沈哲子也隻能承認穿越者也非全能,放棄了培訓江東本土騎兵的想法。

    這不是體能上的差距,而是意識的不同,騎兵作戰的各種意識和技巧,雖然可以通過實戰漸漸培養出來,但這成本未免太高。一場實戰下來,不知要裁汰出多少不合格者,江東兵員本就不充足,實在難以維持如此龐大的消耗。

    至於射術,重要性毋庸置疑。時下的各種步弓、騎弓,威力將之漢末三國時已經有極大程度的提升。史載黃忠臂力驚人,兩石之弓能夠隨手拉斷。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善射者羊侃號稱步弓十石、騎弓五石。

    這或許不乏藝術的渲染,沈哲子練了數年之久,如今也隻是勉強能用一石弓,威力已經不俗,三十步內可以穿甲,百步之內都擁有不的殺傷力,若是拋射則威力更大。

    但確實時下哪怕就連沈家部曲,能用三石弓者不在少數,能開五石的悍卒也是不在少數。而眼前的這個韓晃,三石騎弓握在手中更是指哪射哪,威力較之熱兵器都不遜色多少。

    一路漫步便到了沈家的兵器作坊,兩座丘陵之間籬牆高高、戒備森嚴的莊園。如今這作坊中常年有數百工匠、近千雜工,負責打造弓矢、槍槊、梯車等等軍械。規模看似很大,其實產量並不甚高,一方麵此地太近京畿,若動靜太大,難免讓人心生遐想。另一方麵則是沈哲子對軍械的質量要求很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