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328 曆陽之急(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186更新時間:2019-06-30 15:55:01

    得知庾亮的死訊之後,蘇峻確是驚喜得很,大有得之助的感慨。他最擔心是庾亮逃離京畿後號召各方勤王,讓他陷入眾矢之的。如今庾亮死了,各地即便不忿於他有心勤王,但彼此之間都不能互相信重,矛盾重重,誰也難以去節製誰。如今京畿中樞都在他掌控中,更給他以分化瓦解,各自擊破的機會。

    可是不旋踵,皇太後逃至京口將建行台的消息便給他以晴霹靂。更讓他稍得一點的法禮優勢蕩然無存,他本以誅奸為名起兵,如今權奸已死,看來是已經沒有了繼續作亂的理由。但事已至此,他怎麽能善罷甘休!

    局勢演變到如今這一步,蘇峻起兵之初心內還有的些許迷茫已經蕩然無存,想法已經漸趨成熟。如今京畿和皇帝皆落於他手中,正是賜良機,可借此躍居諸多高門之上把持中樞以為內外仲裁。至於京口的行台,他不能承認,也不會承認!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下豈無賢良輔弼幼君,怎麽能容許一個愚鈍婦人幹政自取衰敗姿態!尤其蘇峻心內對皇太後的怨恨絕不遜於對庾亮的恨意,自無可能俯首稱臣!

    但無論如何,若任由京口方麵壯大作祟,都是一個致命隱患。他本意是親自率兵東向京口,再重複一邊攻陷建康舊事,徹底消滅隱患。然而荊州方麵遲遲沒有給他答複,讓他不能有所放心。況且京口地近淮北,他也不得不考慮郗鑒對此的反應。

    思忖良久,又與一眾謀士將領們商談良久,蘇峻最終製定下如今的策略。京口方麵暫時不必理會,隻要防備他們勿往京畿靠近即可。他自己率領主力鎮守姑孰,一方麵震懾荊江兩方,一方麵保證退路無虞。韓晃部則繼續掃蕩宣城,往吳中挺進。

    隻要事態能維持在眼下這一步,就可以進一步爭取與南北人家達成共識,廢除庾氏執政之權。對此蘇峻還是充滿信心的,他之部眾驍勇善戰,江東罕有敵手。

    那些高門空談則可,軍略不值一提,一旦發現平叛不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做出妥協。況且京口方麵那庾懌不過中人之姿,所仰仗無非皇太後的名分而已,名望才具都難堪其任,並無太大號召力去號令各方。

    至於會稽沈充出爾反爾,蘇峻對此也是深恨,不過倒也並不怎麽失望。吳人狡黠無信義,他本就對沈充沒有報太大期待。等到韓晃攻入吳興肆虐其鄉土,那沈充就會明白戲耍自己的代價!詭變再能,終究要實力為後盾。到時候,沈充就會明白要跟誰合作!背信棄義之仇,早晚有一日會加倍償還!

    如今除了戰事上的憂慮外,蘇峻尚有一點困擾卻是來自內部,即就是聯軍中的豫州部。他亦深知曆陽兵少難以掌控全局,而響應依附者雖眾,但卻不堪大用。所以對於豫州的聯軍分外看重,早先議定名爵,他甘居祖約之下,尊祖約為尚書令,同時又將豫州軍南下的統率許柳封為丹陽尹,禮遇之重還要在自己部將之上。

    然而即便是如此禮重,豫州軍方麵卻仍有人不滿,尤其是祖逖之子祖渙。此人雖得其父之風頗為驍勇善戰,但謀略智計方麵確是遠遜。早先便公然忿忿有言蘇峻對其薄視,目其為將卒之才不肯委以清要之任。待到大軍將要移鎮姑孰時,更是違抗軍令諸多推諉,不肯離開建康繁華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