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92 世說新語(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908更新時間:2019-06-30 15:56:16

    於是在聽到沈哲子所,眾人都紛紛發聲應和。甚至於有脾氣急躁的,身在樓下已經按捺不住,匆匆行到樓上來,唯恐錯漏了自家祖宗光輝事跡。

    這其中極為熱切者,像是桓溫、王述等,本是名士之子,但是由於自身乏甚雅趣,不得時人高眼,心內也恐父輩事跡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黯然失色。如果能夠借著這個機會將父輩風雅姿態記錄下來,不隻對先人有追緬,對自身也是裨益甚大。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熱衷於此,類似王羲之這種家世本就清貴,不必以此揚名,還有殷浩和王濛這種本身便有清譽雅望,父輩反而乏甚可陳,對此便不免興趣缺缺。

    殷浩坐在席中大半,一直堵得有些難受,找不到可以暢所欲言的機會。這會兒他心情其實很複雜,眼看著沈哲子如何操縱集會的氣氛,妙不留痕,就在這不經意間便促成了這樣一件大事,也實在是不乏欽佩。

    隨著沈哲子的引導描述,這一部還未成形的《世新語》已經被定下了一個追慕前人,描摹當時的基調,銜接著各家為先人立塚的浪潮,加入到其中的人眾又這麽多。可想而知,書成之日會在當下造成怎樣的影響,起點的格調已經勝過時下諸多此類的傳記。

    沈哲子當仁不讓作為主持編纂者,可想而知也會因此書而文名大盛,乃至於令其整體的聲望再上一個台階。

    殷浩親眼看著沈哲子促成此事,明明看得出沈哲子的意圖所在,也明白這件事能夠為其帶來的聲譽,但是居然就找不到一個借口去阻止。而且許多與沈哲子關係並不親近的人家子弟,譬如那個避坐在樓下的諸葛衡,這會兒卻是唯恐旁人看不見他,頭顱湊近幾乎都要插入沈哲子案上杯盞中,再也沒有了原本的簡傲疏離姿態。

    或許是不想見沈哲子過分得意,也不想見樓內這些人如此競逐,趁著人語聲漸弱的空當,殷浩便開口道:“駙馬此論,確是大善,若能將前賢舊事文墨記載,既能讓晚輩暢覽緬懷,又能普世相傳使時人仰慕風流。隻不過但有立言,又豈能不置臧否?誠如駙馬所言,人非堯舜,孰能盡美。若有筆法隱飾,趨善隱惡,不免又悖於從實而錄的初衷。有此一慮,還望駙馬能予解惑。”

    聽到殷浩這麽,原本熱切的眾人態度不免有所冷卻。再光鮮的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麵,時下各家為了生存和傳承,肮髒事跡也做了不在少數,他們各自也都心裏有數,如果就這麽從實記錄下來,未必是什麽好事。

    比如王述的父親王承,雖然號稱中興第一名士,早年為任東海太守時,棄官南來。往好了是洞悉時勢,不戀名爵。但往壞了,何嚐不是玩忽職守,沒有擔當。其家已經勢衰幾近無以為繼,可以是丁點的惡評都禁受不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