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93 高樓懸賦(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968更新時間:2019-06-30 15:56:16

    紀慎在一邊瞪大眼聽著,他倒不是對文賦有什麽奇趣愛好,隻是已經看出來這一件事在來日都中肯定要引起廣泛的議論。他眼下先從旁人那裏討教一點心得,來日與人論起時,才好滔滔不絕的出來,不至於無話可。

    可是謝奕這裏剛起了一個開頭,然後便戛然而止。紀慎等了好一會兒,便看這家夥兩眼渙散的左右張望,不免有些失望:“你就看出來這些?”

    “急什麽,我不是還在想嗎!”

    謝奕的文學鑒賞能力,與紀慎也就是並駕齊驅的水平,也在回憶在樓上聽到的評語,可是他已經喝的兩眼迷離,意思雖然還能明白,但是言語已經組織不起來

    再聽到紀慎的催促,他便有些煩躁,瞪著眼道:“生死是大事,也是最悲的事。但是人悲傷的原因不同,像你紀七這種老卒之才死了,那也就是親舊卒哭,難有共鳴。而像我這種國士之才,如果死了,那就是時人的損失,地的損失……”

    紀慎聽到這裏,已經明白謝奕是在瞎了,也就不再指望能從這家夥口中聽到什麽靠譜的點評,隻是望著那幡布仔細咂摸:“伯仁慷慨,深銜報國之誌。安期北麵,不作窮途之哭……”

    不獨樓外,就連樓上眾人對沈哲子這一篇新賦品評有加,以悲情生死為引,以死之輕重為續,以下大勢與個人命運為轉,以慷慨激昂收尾。他不是不想寫蘭亭集序,事實上這是他為數不多尚能通篇背誦的古文,但是其本身與王羲之那曠達意趣終究不能相合,最終還是轉作他篇。

    所謂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但隻要從邁於賢,還是此生不虛。人生來隻是一張白紙,受到怎樣的教育,會養成怎樣的性情。器具的高低,才是超然於品類之上的憑仗。或許快樂隻是短暫,各自都有長久困擾,但隻要深切當下,發奮勇當,未必不能再有作為。

    通篇賦文,雖然以黯然銷魂為起點,但卻以無愧地、不慚蒼生為收尾。中興舊人,雖然屈誌於江東,但總算也是保全了一份養息之地。立足於此,銜恨而行,未必不能奮起餘勇,草割胡虜。

    不過,針對於賦文本身的文采和傳達的思想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被沈哲子另一樁安排給勾起了興致。

    待吩咐人將賦文轉抄在幡布上懸掛於摘星樓外之後,沈哲子便笑語道:“如此布置,非我強逐人望。而是要拋磚引玉,與諸位再立一約。日後撰文每成一篇,便展於樓外,合城共賞,若得廣譽,才可收錄於集內。諸位認為此法是否可行?”

    眾人聽到沈哲子這一樁安排,不免瞪大了眼,或是垂首沉吟,或是嘖嘖稱歎。大多數人還是忍不住笑逐顏開,早先已經有定調,這文集隻錄風流,不涉善惡臧否,所以倒也不必擔心自家先人的惡行會被公之於眾。

    而且,由這件事眾人也感受到沈哲子對於沽名養望之事的擅長,如此高妙的手段實在異於他們舊日習慣,往常的手段是即便書成一文,也隻是親友傳播,頂多向台輔名流遞上一份,恭求臧否。一旦自家祖輩事跡錄成,如此公布於外,即便沒有被收錄其中,也能廣為流傳,不再局限於門戶自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