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546 破虜參軍(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390更新時間:2019-06-30 15:56:35

    至於這名稱起源還是江統那一篇《徙戎論》,雖然台中對於這些年輕人的鬧騰不予理會,但他們也實在會自得其樂。先是有人在摘星樓外補上了《徙戎論》全篇,繼而內部又展開了探討會,許多年輕人以這一篇《徙戎論》為基礎,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草擬文章。

    年輕人們文辭高低不一,倒也並不一一懸掛在摘星樓內,但也想要能得關注。於是在沈園內裏,最近一段時間又搭建起一排長長的竹亭,用於張貼這些年輕人所創作的文章。隻有在這裏獲得上等的評價,而後才會有幸懸掛在摘星樓上。

    江統的《徙戎論》雖然深刻,但畢竟已是舊談,時過境遷,如今所麵對的局麵已經不是徙不徙戎,而是漢人被戎給徙了。越深論下去,積攢的怨氣不免越多。

    所以這議論的主題便也漸漸擺脫了《徙戎論》的格局所限,而是開始討論如何北伐破虜,甚至於有人比照公府構架開始討論起真正北伐時,何人應該擔當什麽職位。沈哲子這個破虜參軍的稱號,便是由此而生。

    在眾人引導下,沈哲子行至一個比較寬闊的竹亭中,便看到這個破虜大將軍府的人事構架。首先列在第一個的自然是當今皇帝,這些年輕人們雖然胡鬧,但這點政治敏感還是有的。緊隨其後的則就是溫嶠,而在溫嶠名字之外則詳細列明了許多其人擔任破虜長史的理由,比如曾追隨劉琨抗奴、久治大州等等。

    比較讓沈哲子感到以外的是,排在溫嶠之下的居然是陶侃而非王導又或別的高門領袖。看到這一點,沈哲子心裏隱隱不乏喜悅,倒不是他希望時人方方麵麵薄視王導,而是在討論北伐這種舉國之戰的時候,這些年輕人已經不再虛執門第,可見已經有了幾分認清現實的覺悟。

    長長一份名單,所涉及的台臣、外臣有二十多人,其中許多南北高望人家因為武功不具,都沒有得以列名其上。而年輕人中能夠列上的,沈哲子是僅有二人之一。至於另一個則是江虨,這自然因為他們這場運動便是以江虨之父的《徙戎論》為基點而轟轟烈烈的展開。

    這種行為,其實已經是踩線越界,時下在野之人雖然並不避諱討論政事人物,但如此公然商討國政方針而且還如此深入的臧否台輔,本身已經涉及到意識形態的鬥爭。哪怕是後漢的黨人們,也並沒有如此深刻的討論。

    以沈哲子的政治敏銳程度,自然能看出這件事當中蘊藏的凶險,雖然隻是這些年輕人自發的舉動,但畢竟是在他家裏。如果台中態度和風氣一變,嚴查下去的話,這些年輕人們自然逃不了,鋃鐺入獄都是輕的,而沈哲子自然也難辭其咎。

    不過沈哲子在沉吟片刻之後,還是並沒有讓人撤掉這榜文。雖然這些年輕人的胡鬧舉動並不能給北伐提供什麽直接的幫助,但最起碼,這是時人正視北伐這一件事的開端。而沈哲子在沈園做了這麽多,所為無非就在於此。

    在這個世道浮沉越久,沈哲子就越能體會時人在麵對北伐這個問題上,態度的細微差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