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547 王門舊怨(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666更新時間:2019-06-30 15:56:35

    王興之本人倒是文賦不勝,雖然不乏滿腹騷情,但若付諸於口,又不知該如何表達。他之所以有這些舉動,自然不乏要與那駙馬沈侯較勁的意思,若無文賦美述這夜遊秦淮的風流,總覺得差了幾分意思。

    所以今,王興之也是特意請來了堂兄王羲之,也是希望能暫借妙筆,頌此風流。所以稍作感慨之後,王興之便轉望向另一側席中的王羲之,笑語道:“早前幾日屢有所請,阿兄多不在家。今夜與諸友曠遊於江海,前後進退都無拘束,可謂恣意,不知可有所感?”

    王羲之這會兒狀態卻不大好,臉色略有蒼白,身上裹著一件裘衣,正偎坐在一個銅盆之畔。他本身也是雅趣濃厚之人,早先因為常在沈園不知王興之攜眾遊河,重陽歸家後接受邀請也是欣然應允,今才抽身加入。

    夜遊秦淮別有風味,王羲之開始也是興致盎然,甚至與人一同服了一劑散,可謂放浪形骸。不過因為沈園禁散,大概是長久未服,所以王羲之發散的時候用的時間便長了一些。船上雖然備置炭盆,但發散時又怎麽能拘於一處,多受夜風吹拂,所以這會兒便有些頭暈,身上有些發燙。

    這會兒聽到王興之這麽問,王羲之便搖搖頭,同時打個寒顫,皺眉道:“倦意擾人,略有不適,實在未有雅思。”

    王興之聽到這話,不免有些失望,不過見王羲之那模樣,倒也不好再多問強迫,便道:“阿兄既然有不適,不妨入艙室暫歇片刻。”

    王羲之聞言後也不推辭,當即便站起身來,隻是這一站起來便更覺頭暈,險些栽倒進身畔炭盆中,還是旁邊侍立的家人眼疾手快,忙不迭上前去將王羲之給抱住。

    熱浪灼人那一瞬間,王羲之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臉色不禁更加慘白,待到情緒有所平緩,他才略有後怕的離開炭盆,對王興之歉然一笑,道:“今日身體實在欠佳,難以盡興長遊,要辜負稚陋你的好意,隻能中途退場,不擾雅興。”

    王興之倒也看出王羲之狀態確是有些不妥,因而也不再強留,站起身來剛待要吩咐人準備船隻將王羲之送上岸去,席中卻有一人冷哼道:“逸少世兄早前居於貉子華樓之上,屢有文賦流出,雅趣橫生。可是如今與我等共席,先是神倦乏思,後又身體不適,姿態倒是迥異。倒不知是我等諸友不堪共樂,還是世兄你別眼偏望。”

    王羲之本來就因為身體不適而略有心煩,此時再見發聲那人,臉上厭色更深,冷漠道:“我自為此態,與你又有什麽關係?沈園樓高望遠,神寄物外,即便有一二厭人,也能避而不見。若非我家稚陋相邀,你道我願與你這卑夫同席!”

    “王逸少,人自取辱,無怨旁人……”

    “世忠,休得多言!我家阿兄確是不適,不要舊怨強爭。”

    王興之剛行出幾步,聽到這話後便轉身回來,對席中怒嗆王羲之的年輕人道。

    那年輕人名為宋延之,其父宋哲本是弘農太守,後來持湣帝詔書過江擁立元帝,以此功封野王公,並與琅琊王氏結親,這宋延之正是王興之的妻弟。

    原本兩家關係倒也和睦,宋哲雖然隻身過江,但因手持湣帝詔書,是元帝繼承大統的法理所在,所以其政治地位是極高,而且並不強爭勢位。琅琊王氏乃是江東第一執政高門,對於宋哲這樣的人物自然也要加倍示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