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771 明堂驚魂(2/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8280更新時間:2019-06-30 15:58:25

    其實不獨隻是程遐,與會眾人對這座明堂無甚敬意的大有人在。這座建築,還修築在征滅漢國之前,第一次用於正式場合便是石勒親征劉曜之後歸來祭,以示命所歸。

    但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人議論紛紛,認為這一座明堂修築不合古製,所謂布政之宮,在國之陽,周漢以降,明堂位置都要設於都南。然而石趙這一座明堂卻坐落城西,其位不正,傳祚難久。而原本應是布政所在的位置,則被石勒因於私欲而修築了澧水別宮,日後或要遭於水厄。

    此一類法,自然不會公然宣揚,但想必石勒也有耳聞,日後便甚少再選擇此處舉行盛大禮儀,他雖然是開創之雄主,但也難以消除人心底裏這些不和諧的念頭。日後又有關隴、河朔等經義名家,審查典籍、申辯禮章,建言趙國承祚於中晉,應以水德而興,這才漸漸打消了此一類流言。

    程遐此時思忖明堂格局種種,自然不是對什麽五德興衰又或古禮典章有困惑,而是思忖突入明堂,把持石勒的計劃是否可行,還有什麽疲累存在。

    整座明堂戒備森嚴,三步一衛,一路行來所見都是甲衣森嚴的禁衛將士,這無疑加重了程遐心內壓力。明堂威嚴之地,並不能攜帶太多隨員入內,程遐身畔隻有兩名趙主石勒所賜班劍護衛。事發之前他又不敢頻頻與徐光等親信接觸密會以引人矚目,所以雖然心中積聚著龐大的壓力,也無從與人對談消解。

    其實類似問題,此前石朗便已經勸慰過程遐。其實類似禁衛之軍,看似軍紀嚴明,精銳之選,看似不可力抗,實則最好對付。因為這一類兵眾,身負京畿核心之安危,手掌君王至尊之禍福,所以自是明令綱紀,不容懈怠。

    行伍中也堅決杜絕蔭庇謀私之風,絕不可能出現部曲充斥上下,一人舉事而萬眾響應的局麵。也正出於這方麵的考慮,如今執掌襄國禁衛的衛將軍逯明乃是舊從十八騎中無論功勳還是勇武都居於末流,所誇者唯資曆可信而已。以趙主之精明,又怎麽可能將核心禁衛托付給能力太強而又多負人望之輩。

    如此一種風氣,誠然乃是精銳之師的強大之處,但也是其軟弱之處。因為習慣了明確的軍令調度,所以一旦遇到了動蕩,沒有一個明確的核心指揮,應變能力較之尋常郡國散卒乃至於流寇亂民都有不如。所以隻要掌握住禁中調兵符令,這些禁衛根本不足為患。

    石朗這麽,當然不隻是虛詞安慰。甚至包括程遐自己,也是親眼所見當年石勒是如何以少勝多,大敗中晉東海王司馬越那十數萬晉軍精銳之眾。當時東海王司馬越已經身死,上下將士了無戰意,足足十數萬晉軍精銳,軍備更是遠勝於近乎流寇的胡眾,結果在遭遇偷襲後,近乎束手待斃,排列待死,一觸即潰,根本就沒有抵抗之意。

    當然也不能就此明石勒今日功業便是幸至,在當時單純的作出進攻的決定,便已經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高超的智謀,絕非因人成事。

    舊事已矣,如今石勒已老,需要拿出勇氣決斷的已經不再是石勒,而是他程遐!

    程遐歸到宿處的時候,房間角落裏已經擺設了一份收藏在竹筒中的密書。當負責照料起居的內侍退下,房中隻剩程遐一人時,他才將密書取出匆匆一覽。這就是石朗加盟的好處,如果沒有其人負責暗通,程遐即便隨駕至此,所能活動的範圍也隻在方寸之間,再多計謀都無從施展。

    信中寥寥數言,所言埋伏在外的親信已經糾集一群無跟腳亡命之徒,分散在各公卿人家駐留在外的家眷中,隻待信號發出,隨時都可以暴起作亂,驚起那些公卿家眷,阻攔駐守在外的禁衛及時入內,給程遐在內控製局麵以爭搶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