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792 分道揚鑣(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0210更新時間:2019-06-30 15:58:32

    廳中早已經備下餐食,雖然不是什麽珍饈,但舊友相聚不乏深情,飲食之類還在於外。

    彼此各懷心事,對飲幾杯之後,袁耽才緩緩開口:“早知仁祖歸都,我是一直渴於一見,無奈雜事纏身,到現在才抽出時間來,仁祖可不要怪我怠慢。”

    謝尚聞言後端起酒杯淺啜一口,繼而微笑道:“仕用任勞,自然職務當先。歸都後我倒是不乏懶閑,但卻擔心惡客有擾,不敢貿然求見。”

    彼此對言之後,室中氣氛便又陷入沉默,雖然彼此都在試圖顯得更親近一些,但那一份疏離感終究是揮散不去。原本既為同鄉,又為通家舊好的姻親,往年共在台中任事時,即便是彼此忙碌,但若何者有請,即刻推開案頭事也要聚上一聚,高談闊論一番,又怎麽會有此類顧慮。

    更何況眼下,一者深受台閣宰輔提攜重用,另一者卻被召回台內閑置不用,這一番對話無疑更加劇了彼此的尷尬。

    而且家世、資曆相當的兩人,彼此也都互相熟悉,許多話即便不,也都能夠有所體悟。謝尚歸都之初,曾經陪自家夫人往母家一行拜望,袁耽卻恰好留在台中當值。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公務繁忙,很明顯是袁耽為了避嫌而不見。正因如此,對於袁耽今日因何相請,謝尚才感到有些意外,而且心內已經隱隱有了猜測。

    就這麽尷尬著對坐片刻,袁耽才又幹笑一聲,繼而歎息道:“往年良友齊聚都下,出則成群,入則滿席,雖是俱微,不乏樂趣。如今各事與任,反而沒了往年的機會。褚季野先達於事,殷淵源至今因罪羈於荊州,仁祖歸都未久,轉瞬我卻又要離都遠行,相聚日短,別離時多,實在太傷人情。”

    他所言這幾人,不獨身份背景相當,也都俱有少賢時譽之名,除了良友之外,也都是姻親關係。像是褚裒褚季野便是謝尚的姊夫,而殷浩與謝尚則是連襟,都是袁耽的妹夫。幾人之中,如今最受顯用的自然是褚季野,已經高居武昌太守,大郡首長。而最落魄的則是殷浩,與叔父殷融俱受王舒牽連,殷融身死,而殷浩則至今被關押在荊州。

    雖然起來是關押,但也是對殷浩的一種保護。要知道就連王舒都被方鎮圍攻逼死,殷浩如果歸都,必然是要重議其罪,各地方伯絕無可能任由殷浩脫罪,以免給王舒翻案提供突破口。神仙打架,鬼遭殃,眼下殷浩留在荊州還有命在,一旦歸都,隻怕性命都保不住。

    聽到袁耽這麽,謝尚眸光閃了閃,繼而問道:“彥道離都遠行,是要向南吧?”

    袁耽直接點了點頭,並不隱瞞,他今次離都外放,正是要去會稽為官做江夏公衛崇的副手。此前之所以疏遠謝尚避而不見,正是為了爭取這個機會。他在台中雖然頗受王丞相看重,但公府屬員與地方官長還是乏甚可比性,無論是從個人前途還是整家置業,無疑在地方前途要更大得多。

    如今中興老人半數凋零,正是他們這些少壯待時拔起的機會。像是先他們一步的何充何次道之類,早從公卿之輔入治地方,未來數年之內方伯可期。同類中褚裒也都是大郡當任,更不要比他們稍晚一些的沈維周早已經是持節統兵數萬、真正的方伯之選了。

    雖然台職清閑,也能更近台輔,但袁耽深知機會實在不多,錯過一個或就要落後數年。他既不像褚季野有高居台輔的宗親關照,更難比沈維周那種土著異類、根本不講道理的闊行當時,所以今次台中整頓會稽與他而言便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如果錯過了,未來真不知道還會否有這樣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