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811 千裏通波(1/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362更新時間:2019-06-30 15:58:38

    悠閑的日子過了沒有幾,轉頭又有許多事務湧來。

    首先是從海運經淮陰運輸糧食的舟船終於抵達了壽春,雖然僅僅隻有五艘船,載糧八千餘斛,對於淮南整體所需可謂是杯水車薪。但這一次成功的嚐試,意義還是極大的,給未來淮陰的外補增加了一個新的選擇。而且這個選擇較之此前的內陸航道,效率上是可以一較長短的。

    這一次船隻從吳中嘉興海鹽起航,繞行沿海,自淮陰轉入淮水,最終抵達壽春。由於是第一次乏甚經驗,無論是此前的準備還是沿途的布置都有所不足,最終抵達壽春的時間較之此前的內陸航道要晚了七八。但這並不意味著海運效率就比內航低下,依照那些隨行船員的判斷,如果日後這條路線日後能夠發展成為成熟的航道,無論用時用工、還是沿途所耗,較之內航都要更有效率得多。

    其實在海運方麵,江東是沒有太大技術上的限製,且不此前東吳在海運上的技術和經驗積累,甚至就在南渡中興時期,江東就曾通過海路與遼地的慕容鮮卑取得過聯係。而且早前沈家自己開荒舟山群島,雖然並不是離岸太遠的遠洋,但對海路的利用也積累了相當成熟的經驗和一定規模的人才。

    此前之所以不大力發展海運,一則是沒有這方麵的需求,在沈哲子過江北上之前,沈家在江北基本沒有什麽利益訴求,沒有利益所驅自然沒有必要在這方麵虛耗資源。另一個原因也就是當時江東勢弱,在陸地上尚且開拓不足,更何況海路上,完全就是被動防守。

    此前羯國的徐州軍團,除了在淮泗之間對江東頻頻發動攻擊之外,在海路上也是時常浮海寇掠,甚至就連東南吳中沿海郡縣都深受其擾。比如早年沈家在吳中鄉土的對手,那個鹽梟之家嚴氏,更是主動接觸招攬羯國流寇禍害鄉土,這並不是一個孤例。

    如今南北形勢發生劇變,羯國本身內部便陷入分裂動亂,原本的徐州軍團也分崩離析,即便是有一部分潰眾逃散於外,但已經不足造成什麽大勢上的壓迫。淮陰城被徐州軍牢牢掌握在手中,足可以發展成為一個穩定的重要對接港口,將江東物貨源源不斷轉運過來。

    雖然海運上的風險較之內航要大一些,而且也要受到季風之類的時令影響,但相對於如今內航完全受製於季節,一旦水枯便徹底罷運,所受的影響並沒有這麽大,完全值得大規模的投入。

    而且,如果海運興盛起來之後,那麽又會徹底拉起另一樁大宗重要貨品的輸入,那就是鹽。海運的起點直接便在吳中產鹽最多的區域,而且由於早年曬鹽的推廣,那裏的鹽價已經低到一個令人咂舌的價格。

    早年內航運力有限,需要運輸的貨品種類繁多,而且一旦遇到戰事,商運、民運都要陷入停頓狀態,所以吳中雖然產鹽極多,但如果想運輸出來遍及江東各地,成本仍然不低,龐大的產量並沒有大幅度拉低整個江東的食鹽價格,僅僅隻是改善了這些產鹽地附近的民生水準。哪怕是最尋常的寒門戶,如今都已經不再直接食用那些直接曬製出來的劣等鹽,還要再作精製篩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