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813 軍械重工(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124更新時間:2019-06-30 15:58:40

    如果有了成規模的戰車投入戰場,那麽來年徐州軍北上尤其是針對劉徵等依靠泗水周遭複雜水路形勢防守的奴軍潰眾的清剿,無疑能夠獲得更大的主動。

    聽到郗鑒這一訴求,沈哲子不免便笑了起來。其實淮南軍的戰車結陣,技術含量並不太高,幾乎無甚壁壘可言,隻要舍得投入,徐州軍也能憑著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來,在技術方麵並不需要受到淮南的鉗製。

    其實類似古代整體生產技術環境,沈哲子這裏就算有什麽領先一步的技術創新,也很難營造出什麽技術壁壘,複製性極強。哪怕是包括比較高端的火藥,自己關起門來少量生產自娛自樂尚可,可是一旦擴大產能規模,便很容易泄露出去。

    因為這一項工藝,本身並不需要社會整體生產力的提高配合,技術壁壘本就不高。尤其是在一個動蕩的社會背景之下,人員流動性高,技術交流和擴散也會變得普遍。想要長久保密,那麽管理成本將會變得極高。

    所以,雖然沈家工坊裏也一直在持續著對火藥各種配比的研製,但沈哲子也從未將之當作什麽決勝下的勝負手。尤其在沒有明顯一家獨大的優勢下,你的技術有多大誘惑,就有人肯付出多大代價。就算可以將一整套技術完整保密,那麽未來淮南軍的輜重運輸隊伍將會成為各方競逐的對象。到了那時候,盟友都會變得不可靠,而且黑手將會下的比誰都要狠。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技術領先就全無意義,先行者有一項絕大的優勢,那就是可以規定行業壁壘和標尺。秦始皇之偉大,在於給後世創造了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統治模版。而有了這個模版,後世無論怎麽紛亂的世道,有誌者都會向此努力。

    路徑依賴慣性之大,以及對人行為的約束,是持續且悠久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決定後世火箭推進器寬度的,並不是一線的科研人員,而是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早在兩千多年前便被決定。兩匹馬的寬度,是古羅馬戰車寬度,而戰車寬度決定了道路寬度,而後世發明的電車車軌,寬度同樣由此而決定。而這一標準,後來又應用到火車軌距,而運輸火箭推進器的交通工具,便是火車。

    類似看起來荒謬,實則事實的例子,數不勝數。

    淮南軍的戰車結陣,已經通過累次實戰而確定其在軍事上的意義。那麽後來效仿者想要追逐同樣的戰績勝果,首先要想的自然是對淮南軍的全麵模仿。在這方麵,徐州軍有著得獨厚的優勢,不乏親眼見證戰車結陣的威力,甚至連戰車實物都有。

    淮南軍的戰車標準配置是載員二十人,弓、弩、槍、槊、刀、杖、錘等兵器一應俱全,整架戰車所采用的是不常見的雙軸掛廂結構。其中後車作為主要迎戰部分,所采用的是木、鐵兩層盾防。而且在作戰時因為要並攏緊密結陣,所以車軸采用的是圓頭車軸而非一般戰車的尖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