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843 攻守兼備(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0584更新時間:2019-06-30 15:58:50

    所以他便沉聲道:“陶公舊勳誠然卓著,但既然台內要公允以褒忠義,還是要慎重以取,此事不可輕慢以決。稍後請太常並光祿主持此事,朝野諸賢也都可進言以論。”

    他是明白陶侃犯了不的忌諱,不獨招惹自己的怨忿,所以是打算發動群眾力量,要給陶侃一個難忘的教訓。不過通過江州刺史的表態這一件事情上,他也察覺到結果未必能夠如願。

    對於沈氏這一個暗中使壞阻撓的人家,褚翜也是不打算放過。所以接下來的一個議題,便是直接針對沈氏吳人了:“早年蘇祖作亂,因於時宜,不得不分會稽等諸郡而立東揚州。如今時過境遷,東揚已撤,複歸揚州。這也是命庇佑,江東複歸安康。然則早前畢竟兩州並立,政令多有出入,訓教也不乏差異。所以,我是建議台中各署再選數部從事,吩咐境中郡縣,宣教厘政,采議巡風,以求諸郡盡快歸於正軌。”

    派遣台臣前往東南等幾郡巡察檢閱,這本來是早前王導在台城中時便與台輔們商議的舉措,用以掃除沈氏吳人在地方的根基和影響力。隻是當時東揚州雖然已經撤除,但是由於當時羯胡大軍南下在即,整個江東都為即將到來的戰事而戰戰兢兢,當時也不好直接發動以動搖到吳人備戰之心。

    眼下自然沒有這種顧忌,而且也正好可以拿來用作打擊沈氏在東南影響力的手段。

    聽到褚翜這麽,席中首先皺眉不滿的還非沈充等吳人,而是諸葛恢。他如今擔任揚州刺史,會稽等東南幾郡按理應該是他的地盤,雖然褚翜身為中書令提出這一個建議並不算越界,但問題是這應該是他用來製衡沈氏的一個手段,如果被褚翜借用去轉而以台城為主導,而諸葛恢又沒有錄尚書事加銜而幹涉台政的權力,那麽他就被徹底晾在了一邊!

    諸葛恢雖然不滿,但一時間倒也並不直接開口,畢竟這件事主要還是針對的沈充,所以很快便將視線投向沈充。

    “中書此論,確是台省施政之急。早年我請撤任東揚州,便想諫言台內遣使巡望東南,隻可惜當時賊眾迫境,不能緩急俱施,拖延至今。東南不乏濕敝陰潮,籍章都難久存,如今再為,許多當時事實已經難作追究。但行總好過不行,而且要從急從速,若再拖遝而議,反會更加誤事。”

    褚翜如此建議,不啻於將手深入沈家東南根基之地去揪他家辮子,眾人都在猜測沈充該要如何阻撓,又該怎樣反擊。因而當聽到他非但不阻止,反而一副急不可耐的語氣,俱都大感詫異。雖然言辭中也不乏推諉搪塞,但這態度實在是出人意料。

    “會稽之地,舊年我也居任。中興之際,中宗不乏嘉言盛讚此鄉乃是昔之關中,頗寄厚望。沈公留任經年,多有德政布施,如今更成江東錢糧薈萃所在。會稽豐,則江東富,則社稷安,因是重地,凡有舉措不可不慎。即便是要遣使訪政,也要細作商榷,該以何種繩墨臧否,不能稍有偏頗。”

    眼見沈充主動開門揖盜,諸葛恢便有些不能淡定,他不反對遣使往會稽監察,但必須要保證自己的話語權。否則若是褚翜因門戶私怨而亂搞,攪動東南形勢,他也要遭受牽連。

    褚翜聽到這話後,對諸葛恢便更加不滿。他之所以要如此做,就是為了打擊以沈氏為首的一幹盤踞東南而私肥的鄉宗門戶,結果沈充那裏還沒反對,諸葛恢反而跟他唱起了反調,實在是不識大體!難道他以為有沈家在,那些吳人門戶們會全心敬奉他這個名義上的官長?

    話雖如此,褚翜還是不得不回應諸葛恢的話,公布了幾項監察評定那些地方郡縣官長政績的標準。這些也都是早前和王導議論時便曾言及的事情,不過褚翜又自作主張加了幾條比較嚴苛的標準,他相信隻要按照這個標準追查下去,東南幾郡那些地方官長們肯定人人自危,沒有幾個是幹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