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870 天怒人怨(2/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8290更新時間:2019-06-30 15:59:01

    徐州軍私兵性質濃厚,將主氣質如何,對行伍風氣影響也極大。所以淳於安的軍隊,在一眾悍氣十足的徐州軍當中也算是一個異類,幾乎沒有什麽殺傷力,硬仗大不了,就連順風仗都興趣乏乏,以至於數年前徐州軍各部過淮大戰,踴躍搶功圈地,結果淳於安的軍隊隻被安排運送輜重等閑事。

    如果是別的將領,對於這一待遇自然受不了。要知道當時羯國大軍已經被擊潰,淮北已經沒有什麽強大對手存在,頂多隻是一些潰卒盜匪又或鄉宗武裝之類,正是大丈夫掃蕩諸野、揚威顯世的絕佳時機。而且對這些軍頭們而言,他們打下什麽地盤,繳獲什麽人、物,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可算作自己的戰利品。如此大好局麵,怎麽甘心落於人後!

    運輸輜重,明顯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本身有勞無功,而且一旦誤期,還要遭受那些心頭熾熱的將領們非難問責。但淳於安對此也無怨言,隻是盡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即便有所失誤,旁人見到是他這個出了名的軟貨老好人,頂多喝罵幾句,也不過分深究。

    將領們之所以如此踴躍,也是因為廣陵周邊在經過這些年的磨合,利益關係早已經形成。可是淮北大片土地卻是長久不能涉足,勢力的想借此爭功超越,壯大自己,而勢力大的更沒有理由落於人後,想要鞏固自己。尤其徐州軍向來奉行誰打下就歸誰的分配原則,自然更加劇了人的好戰之心。

    淳於安本身幾無雄才也無雄心,頗有幾分隨遇而安的心境,所以對此也能保持淡然。在徐州全境收複之後,果然論功行賞在淮北沒有他的位置。

    去年郗鑒組織一次對亂軍的圍剿,數路人馬足足萬餘眾,結果還沒找到亂軍主力,徐州軍自己便爭執潰散,幾路人馬被消滅,其中就包括淳於安上一任的下相令。

    下相地近清水澤,域內也是舟車便利,頗有魚米之鄉的基礎。雖然距離亂軍太近,但徐州眾將也都清楚亂軍看似頑固,等閑還是不敢離開野澤太遠外擊徐州駐軍。所以這一個肥缺空出來之後,也頗引人垂涎。要知道一旦能夠補上這個空缺,所得絕不隻是官位虛名,更是有了一塊優良的根基地,自身軍力能夠籍此快速壯大起來。

    可是沒想到,此地空缺數月,各方都在插手爭搶,最後居然是淳於安被任命為下相令。這個結果,實在是令人大吃一驚。

    對於這個結果,淳於安也很無奈,他不爭不搶,隻想安度餘生,結果上掉下來一塊大餡餅,直接砸在了他的嘴邊,他就算想拒絕都沒有那個膽量。

    因為他被任命的時候,徐州刺史郗鑒親自接見了他,並且叮囑他道:“劉徵亂部,不過一時之疾。之所以難以根除,全在鄉野難靖。淳於君仁長君子,表裏純一,若能治於彼鄉,推仁及眾,民自安守於桑梓,絕不會再生從賊之念。”

    郗公這麽,可見其人早已經洞悉底下那些軍頭們的心念,言中不乏憤慨之意。泗水周邊雖然地形複雜,但也絕不是大江那樣難以克服的塹絕路,如果肯用心圍剿,亂軍怎麽可能會殘喘至今!

    到底,還是各部不願戰,不想戰。境中存在這樣一個變數,雖然會有人如芒刺在背,不得安枕,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卻是利大於弊。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假使沒有亂軍存在,下相縣這個地方怎麽會空缺出來?

    而且近年來郗公態度漸趨強硬,讓鎮下各部擁軍自重者都感惴惴不安,境中存在這樣一個隱患,郗公即便是想大力肅整法於淮南,也要考慮到亂軍變數的存在,會因此投鼠忌器,不敢過分幹涉各軍私務。從這方麵而言,劉徵亂軍的存在對各個軍頭反而是一種保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