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60 光複舊都(2/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5274更新時間:2019-06-30 15:59:40

    通過對城外積灰以及城門周遭布置,可知這城池已是四困,火勢蔓延之後,根本沒有多少人能夠逃亡出來。

    雖然譙王稟告已經有洛陽鄉眾承認所為,但沈哲子仍然心存懷疑,金墉城已被四麵圍困,那一路軍隊居然還被安排在城外駐防,可知根本不得守軍信重。

    既然心存懷疑,而且又在城防有著極大隱患的情況下,那一路守軍居然還能夠悄無聲息的靠近縱火,就算是他們所為,也必然還有其他隱情,或是有金墉城內極為重要之人給他們提供方便。

    金墉城被燒,這一結果有好有壞,好處是可以避免最後的激戰並無謂傷亡,提前完成收複舊都的目標。壞處則是這一座堅城也難堪再用,而洛陽城本身也殘破不堪,多達數萬大軍集結於河洛,居然沒有一座完整的城池可供駐紮。

    當然對於一眾將領們而言,還有另一樁壞處,那就是眼見最後一場大功唾手可得,但卻沒想到無功而止。要知道眼下的金墉城就等同於洛陽城,收複舊都如此輝煌戰果,一旦仔細計功,最起碼可以分出十數樁大功,封侯都有指望!

    “將那些鄉勇引入野地空營,則其宗長鄉老入見。”

    沈哲子在金庸城外默立半晌,然後轉身回營,同時吩咐道。

    沈哲子入營後,各營主將也都紛紛聚集於軍帳內。很快便有兵卒將幾名素縞投降打扮的人引入營帳中,那幾人入帳後不敢左右觀望,伏地膝行,口中則高吼道:“河南郡下鄉醜敝民敬拜大都督!”

    “爾等能伏敬王命,歸義王師,也算略有忠念可陳。起身答話,先將金墉城變故細細道來。”

    沈哲子心內存疑,也就不與這些人虛辭對答,直接發問道。

    那幾人聞言後才戰戰兢兢起身,側立帳內,不敢麵北,隻是有兩個中年人在起身的時候,視線餘光無意中掃見端坐在上方的沈哲子,動作為之一頓,臉上也流露出許多控製不住的驚詫。

    晉軍大都督沈維周,近年來時譽隆厚,號為中國士,他們自然也有所聞。隻是在親眼看到之後,卻實在難以將這個姿容俊美的年輕人與一位執掌十數萬強軍的方伯大將聯係起來。

    哪怕傳言中多有少年有為、俊美無儔之類的形容,往年他們隻道譽之過甚,難免誇大失實,可是在親眼看到之後,才知名無幸至,這位少年方伯單從外表來看,似乎較之傳言還要更優秀幾分。至於能力上更是不必多作懷疑,單單在這種場景下見麵,便知其人無負其譽。

    眼下生死尚係於人手,這幾人自然不敢鬆懈,起身之後便有一名老者按照早前的商議近前一步,佝僂著身軀顫聲道:“我等河南鄉眾,絕無自墮從賊之念,素來便有歸義之心,然則鄉眾卑鄙,難棄舊鄉,又有奴賊桃豹霸淩此境……”

    這老者開口便是一番長篇大論,痛陳內心如何掙紮委屈,配合著那老邁顫抖的語調,自有一種悲愴氣氛被營造起來。

    不過能夠被鄉人派出接洽,其人也算是不乏分寸,在一眾晉軍將領們將要心生厭煩之前,及時扭轉話題講到金墉城變故上來:“我等愚眾,迫於奴賊暴行淩辱,不得不偽事於奴,但心中須臾不敢忘懷歸義王道,幸在奴軍中有一高士盧德對鄉眾頗有憐憫……”

    “盧德?”

    沈哲子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待見那老人惶惶收聲,示意他繼續起來。至於他則一邊聽著那鄉老講述他們如何在盧德的暗裏指示下一步步將金墉城推入險境而後最終縱火燒城的過程,一邊回憶與那個盧德有關的訊息。

    淮南都督府一直在河洛方麵不乏消息來源,因此對於這個盧德也非一無所知,並且有關於其人種種獨立一冊以供沈哲子了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