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88 人間豪富(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1738更新時間:2019-06-30 15:59:50

    早前在都中鼎券第一次發售時,由於時人尚不認可這一事物,所以並沒有進行多麽嚴謹的分類。後來隨著建康營建完成,鼎倉高速發展,有了錢財積累後贖回了相當一批鼎券。而且隨著市場上的買賣流通,剩下的也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裏,轉為長持分紅的類型。

    如今能夠長持的鼎券,鼎倉本身就在有意控製發行規模,所以在市場上這些鼎券價格都是高企不下,已經溢出券數數倍有餘,而在鼎倉內部,更可以直接作為貨幣流通。

    至於定期的鼎券,那是固定的利息,隨年限不等而利息也有高低。其實這種鼎券在市場上並不怎麽受認可,投資得起的看不起那點利息,而看重利息的又不敢大額投入。所以,這是一種比較尷尬的衍生品。

    後來由於淮南的軍械品將定期鼎券列作可以支付的選擇後,這種鼎券才散發出活力來,自有徐州、荊州軍頭們大筆買入用作支付貨款,可以獲取一點差價。

    任何事物一旦有了交易的價值,那各種交易的形式也會隨之衍生出來。在去年年末的時候,都中、京府和汝南等地不約而同出現一些券商,用比麵值稍高的價格將流散在外的定期鼎券大批收購,一旦數量上來了,那可期利潤自然也就變得可觀起來。

    這一次,鼎倉發售的鼎券是一億萬錢。這裏麵的錢並不是指的實物銅錢,而是鼎倉通過龐大交易量所擬定的一個結算概念。雖然是以錢為單位,但真正用來結算的時候,卻可以通過糧、絹等等價實物進行結算。

    一億萬錢,哪怕是按照都中等糧價稍貴的地區,以鬥米五十錢算,也足以購買兩百萬斛糧食。其中長持和定期是二八配比,長持麵額分為一萬和五萬兩個單位,定期則是百、千、萬,一萬錢為上限。

    其實對大多數時人而言,在不具備遠邑通商的情況下,投資鼎券是最方便、最省力的方式。一億萬錢看似龐大,但在近千人的會場上,單分到每個人頭上並不多。

    尤其那兩千萬的長持鼎券還並不即刻發售,需要審計購買者必須在淮南六郡有著固定產業,將這些鼎券與產業直接掛鉤。

    所以剩下的八千萬鼎券,很快便遭到了哄搶。其中一些分會場財力偏弱的人,更加傾向於短期比如一到三年這種,哪怕本身並沒有購買傾向,在這樣火熱的氛圍下,也不介意拿出幾萬錢來意思一下。

    真正財力雄厚的人,則更樂於購買五到十年這種長期鼎券。尤其到場一些吳人門戶,更是給足了梁公麵子,在短短一刻鍾的時間裏,便認購了足足三千萬錢的數額。在整個龐大會場中,可謂是一枝獨秀。

    財力同樣豐厚、且人多勢眾的江州人家自然更加不甘示弱,一番喧鬧中,同樣購買了三千多萬。單單這兩個地方的商戶,便占據了如此龐大數額。至於剩下的一些,也很快便分授一空。

    鼎券的好處是來錢快,且易於操控。在真正交易結算的時候,通過穀米等物又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單單這一點優惠,對許多實力雄厚的券商而言便意味著幾十乃至上百萬錢的收獲。而且鼎倉物流覆蓋整個江東,無需勞運,直接便可以在自家門口結算。

    淮南王親眼見到鼎券的發售情況,一時間也是驚詫的瞪大雙眼,他真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象到,錢居然來得這麽快!短短不足一個時辰的時間裏,億萬錢就算入了袋中?跟自家這位憑空生財的姊夫相比,他那位時常憂歎台中資用不足的丈人又算什麽?

    鼎券這種便利性易於上癮,且一旦信用遭到破壞,所造成的將是連環坍塌。

    所以在這方麵沈哲子也是尤為謹慎,過去這些都督府一半的準備都是用於核算鼎倉能夠承受多大的發售量。而且未來隨著他的權位遞增,在這方麵肯定要樹立更加嚴厲的法令和獨立的監管體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