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7 禮樂歸朝(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600更新時間:2019-06-30 16:00:00

    這一層作用,沈哲子了沒有用,關鍵是要獲得大眾認可。一旦大眾們達成這種共識,那麽淮南的信用便也算是完全的深入人心了。

    而相對於整個淮南大盤子,區區幾億錢的鼎券市場,就算是加上那些流通不便的分紅鼎券,滿打滿算不過十幾億,要維持起來無疑更輕鬆得多。

    尤其後續在消弭一些惡劣影響時,沈哲子甚至不乏邪念滋生,除了他此前所構想的那些手段之外,有沒有可能將鼎券散發於敵後?若是能做到的話,則無異於多了一種新的把持各方反對勢力的手段。

    這種事情要做到其實並不困難,隻需要繼續擴大鼎券的貨幣屬性,增加交易中的結算職能,自然可以以淮南為中心,層層向外擴散。

    就算在更遠的地方其貨幣屬性得不到體現,也會作為一種重要的外匯儲備與淮南進行貨資交流。通過本質上一文不值的鼎券,大肆搜刮敵統區的各種物資。

    但沈哲子想了想之後,還是放棄了這一個誘人的想法。

    因為鼎券可以是第一種以信用為背書的金融產品,一旦他自以為可以通過操縱鼎券以玩弄世人,得利隻是一時,遺害則悠久,會給後世帶來極為惡劣的影響,甚至讓這種金融行為成為一個不能涉足的禁區。

    總之,鼎券風波算是告一段落。而沈哲子原本還打算將那些北地匠戶們所帶來的物品進行一次產品展銷,經過這一件事之後索性也就直接放棄。反正這一件事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沒有必要再多此一舉。

    接下來,淮南新的產業布局便悄然展開。

    這一次新產業的創建,其實與普羅大眾關係並不太大,也不是什麽勞動密集型產業,格調最重要。

    品牌效應,沈哲子已經踐行良久,到他個人,大到如今整個都督府,其實都可以是一個品牌,所以這一次的產業運營自然也不例外。

    沈哲子本身便是此道聖手,加上手下已經培養出一批如江虨等人這樣的成熟團隊,這件事在都督府會議上稍集眾論,一個花團錦簇的方案很快便被醞釀而出。

    淮南周邊雖然因為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但江東畢竟太遠,自然沒有這麽大的影響力。所以,首先需要在江東製造出一個轟動效應。

    都督府的第一道文案名為“禮樂歸朝”,那就是命令這些工匠們依據中朝各類典章,采石銷銅,打造一批鍾磬禮樂用具,大張旗鼓的送回江東,使正聲鳴於江表。

    如此一來,既能與中樞稍微緩和一下近來過於對衝的氣氛,也能向整個江東彰顯,中朝久禮因淮南而複得,同時中原最正統的各種工藝,眼下都在淮南。

    提出這一方案的乃是謝尚,而這一提議,也得到都督府眾人交口稱讚。

    沈哲子也是在聽到謝尚陳述這一方案時,才突然想起來原本曆史上這正是謝尚的手筆,北伐中得到傳國玉璽,使東晉皇帝結束了白板子的尷尬處境,同時采石製磬,成為江表鍾石雅樂的開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