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82 大義在吳(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568更新時間:2019-06-30 16:00:31

    近百人落座於大廳裏,沈充也不廢話,一俟落座便開口道:“事情如何,我也不再多,想必諸位已經清楚。今次我往州城報案,台內也都即刻做出回應,凡往來京畿之吳鄉客旅,日後都可循於舊途,不必再選擇荒僻徑,沿途稅卡不會再作征斂。這一點,有勞鄉賢們傳告目下客居都下的鄉人,切勿再惜於微力而以身涉險。”

    眾人聽到這話,不免更加鬆了一口氣,也隱隱略有竊喜。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裏,由於吳人在中樞台麵上的失勢,他們這些鄉人的日子也的確不好過。

    跟那些被逼得不得不犯險走路的寒戶們相比,毫無疑問他們的損失才是最大的。台中嚴控商途,簡直就是將他們按在地上一刀刀的臠割切肉,雖然還未達到傷筋動骨的層次,但收益較之往年已經是大幅度的下滑,也因此更加懷念往年有沈氏等鄉眾在台麵關照的好處。

    “敢問司空,台內此令究竟是一時權宜還是定做常例,恢複舊態?”

    廳內又有人發問道,其他人聞言後也都紛紛望向沈充,顯然對這個問題極為關注。

    沈充對這個問題卻避而不談,隻是歎息道:“跟物貨抽利相比,我更心痛鄉眾性命。在座鄉人,大半都是我家招引北上,生死禍福,我都不能視而不見。究竟何人作惡,眼下尚未查實,隱患仍存,所以我的意思是這段時間裏鄉人宜暫安於此,若不得不離都歸鄉,請一定要來我家稍作通告,我家也稍具壯力沿途護送,務要確保鄉眾平安歸鄉。”

    “當然,台內稍後也會分遣宿衛出都靖平周邊,掃除禍患。但我吳鄉父老安危如何,也都不可全寄人手,所以我也請在座鄉賢稍作支應,若是當下有盈出壯力,暫與我家眾編成部伍,一者護我鄉眾性命,一者全我鄉眾置此家業,還有就是大索郊野,窮查奸徒,絕不容許我無辜鄉眾白白受害,血債必以血償!”

    在座鄉眾們聽到這話,一時間也是心潮湧動,一個個痛聲疾呼一定要追查到底,嚴懲凶手!而且在言談之間,已經充滿了對台城的不信任。

    “我等吳中鄉民,多有子弟北上,追從大都督為晉祚討奸伐惡,收複失土,兒郎血淚,拋灑異國,但為社稷複興計,父老縱有撕心裂肺之痛,不敢發一二怨聲!兒郎以血肉築牆,將強敵橫阻於外,結果在這江東鄉土,卻有強梁橫行,暴虐無辜鄉眾,若無司空壯義發聲為庇,父老滿腔血淚甚至不知該向何處傾訴!此等剜割之痛,情不能忍!台城隻作些許事後追補,豈能安慰眾情!”

    “台輔不能勝任,該請大都督揮師過江,痛鞭時弊,整頓鄉土,將凶橫惡賊窮逐殺盡,讓世道知我吳人不可輕侮!”

    聽到廳內鄉眾們激動的叫囂聲,沈充心內也是喜憂參半,喜在鄉眾們不再是一盤散沙,群情可用,憂在哪怕是就在他自己看來,眼下也不是兒子過江的最好時機,鄉情太過激湧,若是發作得不合時宜,將會極大的打亂布置。

    他自席上緩緩站起,抬手壓住眾聲,而後長歎道:“中朝以降,我等吳人多被目作亡國劫餘,頻受貶譏,不得世道雅重。及至晉世中衰,王業南來,我等吳眾分於鄉土、輸於鄉資匡扶社稷複建江表,自此可作狂言,無有我、則無有國!我家忝受鄉流推舉,起為社稷助用,內做匡正,外為討伐,不以任勞為苦,唯以壯我吳聲氣概為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