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90 青溪殺劫(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1194更新時間:2019-06-30 16:00:34

    隻是在這商談的過程中,原本此前同樣重要的出兵震懾問題被刻意忽略了,這樣一個敏感問題,在當下無論落在誰身上都是痛。

    就像是眼下沈充被暫時的忽略,那是因為沈家部曲大半已經被散出,明明眼下沈家才是最強武力的代表,可惜遠水不救近火。最起碼在當下這個短期內,沈充已經沒有了影響時局的能力。

    郗鑒眼下居住在城東青溪附近一處別苑中,此前送走了兒子,不久後又得悉王導死訊,心內也多有落寞傷感,起居漸覺體重。

    何充抵達別苑見到郗鑒,也不多作寒暄,直接道明了來意。

    郗鑒在聽完何充的講述後,先是稍作錯愕,而後又低頭沉吟片刻,待到再抬起頭來時,臉上已經充滿了譏誚的笑容,口裏則發出一串的低笑:“難得我這老朽,尚有為國盡勞的機會。”

    “郗公這麽,實在讓晚輩慚愧,你為社稷助益如何,時流俱都看在眼中。晚輩當下勉強為任,來年若是至於郗公高壽,若能得於半勳,已覺無愧此生。”

    何充連忙低頭道:“其實台內本來不該再以雜事相擾,但國士之薨,舉國悲怵,郗公同為元輔尊體,若能假勞……”

    “罷了,中書不必多言,我雖然已是老朽昏聵,但也略殘薄智,情理如何,可作稍窺。即便沒有台詔遣用,稍後我也將以私情近望,既然如此,那也就公私兩宜。隻是不知台內於此,是否還有餘事吩咐?”

    台輔們打的什麽主意,郗鑒怎麽會不清楚。雖然他已經徹底淡出時局,核心機密也不會有人再與他詳論,但此前將兒子派遣南下,本身就是不看好京畿之後形勢。

    台中派他前往琅琊,郗鑒心內半是憤慨半是落寞,不忿於世情涼薄,惱恨於人心奸惡。但其實他心裏也是略有幾分安慰,覺得此前自己將徐州交給沈維周這個選擇沒有做錯,若是將徐州交給台內,來年還不知會被這群人敗壞成什麽樣子!

    眼下的郗鑒,年高無欲,百事皆休,唯一尚還掛念不過人情而已。眼下他子侄俱在安處,家人各有安置,也是不願見王導在人生的終點顯得過於落寞,就算台內和琅琊各有奸險蘊生,但那與他沒有關係,他隻想送王導這個同時代的人最後一程,也算是對自己的一點寬慰。

    眼見郗鑒答應得痛快,何充心內也鬆了一口氣。他便先留在別苑,等著褚翜與諸葛恢在苑中動皇太後,總算請下一紙苑詔交付郗鑒,以其假節前往琅琊。

    台內雖然沒有發動大軍,但姿態也都擺開,內外集結數百仆僮,治喪禮器也都準備了許多,並台苑給予的贈賞,裝載了滿滿十多輛大車,簇擁著郗鑒浩浩蕩蕩離開建康往琅琊而去。

    與此同時,台內也宣告內外,言是關於王導的一應追封哀榮也都正在緊急商討,一旦議定便會由宗中長者東海王司馬衝前往琅琊鄉中宣告,開始正式的治喪。

    接連幾番動作,終於令內外時流對台輔們在道義上的抨擊有所回落。但若想徹底杜絕這些聲音,還需要正式拿出一個方案出來。而這個方案,無論過高還是過低,肯定也會引人爭論。但那又是另一段故事,最起碼不會給時局正常的前進造成太大的困擾。

    隨著郗鑒假節前往琅琊郡,各方吊唁的風潮也達到一個高潮,除了京畿所在之外,在畿外之地諸多郡縣之中也多有時流前往琅琊吊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