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5 諸葛伏法(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306更新時間:2019-06-30 16:00:49

    沈維周以揚州刺史府收納鄉民入訟,其實就是主動開放一個看似最容易被攻破的缺口,吸引人來作此無謂勞碌。但就是這樣簡單一個障眼法,就將所有人目光都吸引過去,錯失補救最佳時機。

    明於秋毫,不見輿薪。諸葛恢明白,隨著王氏這兩人入都,套在自己身上的絞索算是綁牢了。而他的倒下就是一個最大的突破口,他的罪名將會成為一個莫大黑井,將所有與他有關聯或者沈氏想要鏟除的對象俱都填入其中!

    果然不久之後,廷尉山遐便親自來到了尚書台,手持兩份供詞,上麵寫滿了王胡之與王耆之的供詞,內容與王恬的構陷大同異,詳細描述了諸葛恢處心積慮將兒子諸葛甝安置在琅琊郡太守位置上,通過諸葛甝的誘逼與包庇,迫得王允之出麵去遊並集結琅琊鄉眾們,繼而釀生後來一係列的變故。

    陰存廢立歹念,這是琅琊王氏前前後後給諸葛恢編造的罪名,從動機到具體的施行過程,包括涉事人員在當中輕重排比,俱都清清楚楚,井然有序!

    “眼下尚欠公審,罪仍未定,葛公仍可再作自辯。但此事涉及君王手足親疏,自陳之時,葛公尚需慎言。屆時堂上也會安排人事對質,審斷排在三日後朝期次日,葛公早作準備吧。”

    山遐交代這些的時候,仍是麵無表情,既沒有將要親手把一位台輔定為謀逆大罪的興奮與成就感,也沒有對諸葛恢人之將死投以悲憫。

    從這一點而言,時人厭惡山遐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個人甚至沒有要用嚴刑峻法打造一個清平世道的熱情,大概唯獨熱衷於將一係列錯綜複雜的線索整理成為確鑿的罪名。

    “罪列於此,無需再陳,唯一點請求,懇請山君轉告梁公,請免於公審,允我密室自裁。”

    諸葛恢沉吟許久之後,才開口澀聲道。所謂的自陳,從來都是一句虛辭,最終結果如何,又怎麽可能因為諸葛恢的些許自辯發生什麽逆轉。所謂的公審,無非是將更多人網羅進來,以更便於沈氏清洗罷了。

    山遐聽到這話後便皺起了眉頭,公審可是他準備許久的定勢一舉,若是少了這一節,整個議罪過程都將留瑕。可是看到諸葛恢一臉的懇求,他最終還是點點頭道:“此請我會轉告大都督,是否能成,不敢向葛公作保。”

    “成或不成,都要多謝。”

    諸葛恢聞言後便起身離席下拜,此前他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將會如此收場,要為了最終死法如何而向人卑躬屈膝。而淪落到這一步田地,他也實在很難歸罪旁人。

    山遐離開尚書台後,便直往州城而去,來到大都督麵前,將諸葛恢的請求稍作轉述。

    沈哲子聽到這裏,也是略有錯愕,這其實與他想象中還有不同,要知道諸葛恢所麵對的不獨是身死的下場,更重要還是謀逆的汙名,相對於前者,後者無疑要更嚴重得多。

    他原本的準備是要借由諸葛恢的垂死掙紮而將需要鏟除的時流掃入這一場逆案裏,無所謂險惡與否,主要還是在於他沒有更多時間糾纏於都內事務中,這種稍顯粗暴的方式無疑更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