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9 土斷歸籍(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082更新時間:2019-06-30 16:00:51

    但是在鄉亂的處理上,手段則要溫和得多。參與鄉亂的丹陽、吳中、琅琊等鄉眾們,直接確鑿入罪的並不多,比較顯眼的一個便是丹陽任球。

    當琅琊鄉亂被定性為逆亂的一部分後,任球煽動都南吳人鄉眾前往痛殺琅琊的最大罪名已經不再,甚至可以冠以義軍為名。但沈哲子本身對於所謂“義軍”這一意義就不太認可,也不能單純的給任球脫罪就認可這種行為,甚至予以表彰。

    所以,任球最終還是以發破喪戶、毀壞中興元功名臣喪榮的罪名入罪,奪職禁錮,徒刑發往河洛鎮戍。

    明眼人看來,這其實也是對任球的一種關照和保全,畢竟他在鄉亂過程中太顯眼了,事後難免會有遭受牽連的人家懷恨在心。若是其人還繼續留在江東,即便有著沈家的保全也很難事事關照周全。

    而江北乃是梁公基本盤,功罪如何其人一言決之,無論何種名義北上,未來衣錦還鄉的前程已是依稀可見。

    下及鄉眾層麵的處理,定為有罪的足足三萬之眾,但基本上沒有實質性的懲罰,其中一部分被遷徙發配到江北擇地安置,另外的則就近京畿周邊安置,以工償罪。

    這種處理方式,與其是處罰,不如是一種保護。鄉仇是一個比政鬥還要難於處理的話題,政鬥隻要一方上台打倒另一方便算是告一段落,可是鄉仇不將對方趕盡殺絕的話就永遠存在。

    鄉鬥參與這幾方,其中以琅琊鄉眾最為淒慘,接連遭受重創,如果再任由他們留在江東,可以是四望皆敵,生活淒慘可想而知。

    青徐僑門是阻撓沈哲子的一大障礙,可是青徐僑民們卻與他沒有什麽衝突。這些人也是受裹於大勢的可憐人,沈哲子即便要逞威風也落不到他們頭上。

    所以,這些情緒僑民幸存者們都被集合起來,統一轉到江北安置。生存環境遭到巨大破壞,他們對沈氏吳人懷怨難免,但就算有什麽怨忿,也不至於再化成什麽實質性的報複。

    到仇恨,羯胡給他們帶來傷害更大,被迫離開時代安居的鄉土客居江表,也不見他們一個個紅了眼的北上與羯胡拚命。隻要安置得宜,並不刻意的迫害打壓,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也就成了順民。

    嚴查鄉亂,還有一層意義,那就是打破原本鄉宗人情的各種盤結依附,尤其是在土地和蔭戶方麵。

    伴隨著鄉亂的懲處,沈哲子在京畿幾個郡縣之內也是堅決推行著編戶齊民、土斷歸籍的政策。甚至包括他們沈家在內,都絕不容許再在京畿周邊豢養包庇大量生民勞力,打造一個圍繞建康為中心的生民各得耕織工役這種良態世風的區域。

    而在施行這些政令的時候,沈哲子也是一再表態,這隻是京畿所在、定亂需求才有的特事特辦,絕不會將之當作定製向畿外郡縣蔓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