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66 鄉情網羅(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994更新時間:2019-06-30 16:01:00

    所以眼下的孟家也實在焦灼得很,一方麵連派家人靠近潼關表示忠心,一方麵也擔心王師追究舊劣,隨時準備舉家逃亡。單單對麵潼關動向如何已經令他家牽腸掛肚,更加沒有心思理會楊氏那聽起來就不甚靠譜的提議。

    楊時眼見孟方沉默不語,也並不灰心氣惱,隻是一臉誠懇道:“家中長輩遣我至此,自然也是深知孟君憂困所在。潼關王師勢盛,旬月之內必以光複之名入郡,我等鄉眾安危如何,全係悍卒刀兵之下。”

    “鄉土久承禍亂,秩序無存,鄉倫更是無從依附。胡卒凶惡,不惜人命,鄉境各家各自維生,即便不以自家保全為大願,也需要顧及家門之下諸多蔭附鄉徒性命。胡眾酷烈相逼,為保全一地生民元氣,偶或失節從賊,都是難免。情勢雖是無奈,但劣跡也多是確鑿……”

    孟方聽到這裏,嘴角也是微微翕動,可見楊時這番話也到了他的心坎裏。他這裏還沒開口,旁側一位家中老者已經顫聲道:“郎君所言,實在道盡我鄉徒苦楚。冠帶門戶若能得於從容,誰又肯卑事胡虜!王聲久絕於關西,寒傖民無有依仗,鄉親父老不能獨仗誌氣活命……”

    “前塵難做啟齒,王道重播關西,於我等鄉眾而言也確是大幸,父老俱都殷望生入大治。但世道誠是艱深,人事也多有困難,王師一旦入於鄉土,我等鄉眾願望如何已是其次,唯王教法令才是鄉序準繩。屆時鄉徒是賢是劣,是善是惡,全憑人言臧否,強勢揀取,榮辱禍福不再由我。”

    楊時今次走訪鄉境,孟家塢壁並非首站,一套辭都已經講熟:“王道久絕,東麵典軍者所謂沈大將軍,本非中州舊戶,於我等鄉眾而言自然也乏甚舊情關顧。我等縱有拳拳之念願意襄助王事,然則功盛難免誌驕,其人縱使不予鄉眾垂望可憐,也實在人之常情,無從怨尤……”

    隨著楊時一通講述下來,孟方等一眾族人們神情更加不能淡然,這正是他們深深憂恐所在,底子不甚幹淨是他們這些鄉徒們共通處,王師強勢入境之後,會否善待他們實在可疑。

    即便是王命撫慰,明告不審舊劣,可是一旦兵動事情又哪會那麽簡單?句不好聽的,王師前鋒一旦入境,將他們孟家塢壁團團圍住屠殺一空,以此寄作軍功,屆時他們這些亡魂又向何處訴苦?

    屆時河洛行台也不可能為他們鳴屈而懲戒自己的有功將士,更何況他們這些鄉徒本身就有從賊的舊劣。即便被趕盡殺絕,極大幾率也隻會被豎作宣布王威、明正典刑的例子,以震懾其餘鄉徒。

    一念及此,孟方身上已經湧出一層冷汗,苦著臉望向楊時道:“誠如世兄所言,鄉徒即便有從賊舊劣,那也是世道所迫。我等寒傖走卒,道不恤,王命不恩,欲求活命,唯以自謀……”

    “這正是親長命我走訪鄉戶深意所在啊,鄉困種種,唯我鄉眾浸淫苦中才能有所體會,外人能知者不能得於二三。目下王師入境已成定勢,在此之前,我等鄉眾唯以團結,集於眾聲,畢告鄉苦,才能得於一二重視啊!”

    楊時講到這裏,神態也變得鄭重無比:“幸得祖宗先賢蔭顧,我家才能得享舊譽,名著此世。如今鄉境將再歸王道秩序,因是我家親長感念鄉情,也願將此舊聲廣助普惠鄉親。眾聲發願,恭迎王師,使南北世道俱知我弘農鄉土雖然久遭胡虐,但卻始終純良不失,如此才能得望王命垂恩,無害鄉土草木人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