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67 行台四軍(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350更新時間:2019-06-30 16:01:01

    隨著年歲漸長、曆事漸深,庾曼之身上也漸漸褪去年輕時的浮躁,頜下已經蓄起了濃密的短須,在匯報軍情的時候也是有板有眼:“潼關舊戍四軍共一萬兩千眾,塬上分戍三軍九千眾,俱整戈待命,另各屯戍正值冬閑,可集發役士三萬眾……”

    潼關作為西麵重防,長置兩萬以上軍士,與河洛之間輪休換防。

    而這一次行台又派遣奮武、弘武兩大主力作戰部隊,再加上南麵武關突進的襄陽戰卒們,一線作戰軍隊已經達到四萬之數,若僅僅隻是占據弘農並順勢剿滅更西側上洛地區的羯趙郭敬等關中外圍勢力,已經是足夠了。

    “弘農鄉勢如何?”

    進入關城坐定之後,沈哲子便問起對麵敵情。

    “石生潰走之後,弘農並無大勢強軍在駐,多為鄉徒引眾分守。若非大將軍告令謹慎固防,我部便可下關次第擊破。”

    庾曼之正色道,這麽倒也並非吹噓,弘農久受胡眾摧殘,鄉勢本來就已經非常薄弱,雖然在冊情報中顯示不乏擁眾數千乃至萬數的塢壁主,但那多是烏合之眾,配甲分械都不完備,潼關駐軍或許不如四大強軍,但也是一線的主力作戰部隊,擊破這些鄉徒勢力是綽綽有餘。

    “王師所動,必求永鎮固防,旋來旋去即便得功,也將大擾鄉境,折損生民迎望王師熱情,無補實益。”

    大好形勢仍然引而不發,的確是略顯保守。但沈哲子如今執掌行台,求功之外更主要的還在於求治。去年的時候,行台還沒能完全得於從容,貿然出擊占據弘農,修複地方又要海量投入。

    而且戰線推進到弘農渭南區域之後,重點打造的潼關防線便成後防基地,誠然王師能夠進退從容,一旦關中群賊大舉來犯,若是戰事不順利可以退守潼關,但進退之間無疑更加耗損弘農所剩不多的元氣。

    尤其石生雖然敗走過河,但是戰力尚存,隨時都有可能再從蒲阪南來侵擾王師後路。如此以來便迫得王師不得不一次次加深投入,陷入這種往來的攻防拉鋸中。

    如今雖然暫緩一年,王師卻能集結重力,求以一錘定音,將弘農徹底納入治土。這是沈哲子視野拔出區域戰況後,不得不進行的取舍考量。

    “此前弘農郡中也多有鄉徒越關叩請王師入郡,但其境久為奴控,側翼更有奴將郭敬窺望,鄉情真偽仍是存疑。”

    講到這裏,庾曼之便擺擺手,示意李炳繼續發言。

    四大主力軍隊雖然沒有明確標簽,但大體上也都各有側重。成立最早的勝武軍號為大將軍親軍,除了負責拱衛行台之外,作戰重在堅防固守,是設立外進據點的不二之選。

    後繼成立的奮武軍,主將蕭元東本身便是府下聲名在外、運氣幾近妖異的福將,普選各路軍隊中的敢戰士卒,攻堅拔寨,侵略性十足,多積先登、陷陣大功。

    揚武軍可以是最優秀的工兵,大凡隨軍所攜重械,多為揚武軍將士所掌管使用,戰陣修理,雖然乏甚獨立作戰的赫赫之功,但其軍士活躍陣前,對於整個作戰隊伍的士氣激勵極強,出沒所在也令敵人們聞風喪膽,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戰鬥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