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53 帝王心事(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8550更新時間:2019-06-30 16:01:39

    所謂府庫盈實,戶有餘糧。有了穩定的生存環境,又有大片荒田可供開墾,生民自然不惜體力,耕織勤勉,樂頌盛世。像是往年那種成群結隊的流民風潮,已經漸漸絕跡於江東。

    許多地方官員為了增加政績,但又沒有眾多的亡戶可供招撫,難免要將主意打到那些山野之間的蠻夷之眾身上。將那些人眾驅趕出山野,教以耕織,編戶入籍。

    久亂之後,生民更知和平穩定的可貴,對於各種紛亂事跡更是深惡痛絕。即便是鄉境之內有豪強不忿王法越來越嚴謹苛刻,損害他們鄉資眾多,但也根本就煽動不起來民亂。

    即便是偶有此類紛亂發生,甚至不待朝廷反應過來、調集兵眾平叛,便不乏鄉人直接將這些作亂鄉豪檢舉撲殺。倒不是因為這些鄉民更加的恭謹知禮,隻是擔心這些鄉豪將他們久盼之下、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打破。

    如是一種局麵,即便是台城內有人不甘寂寞、想要以匡扶朝綱大義之名來振奮皇權威嚴,加強中樞權威而與洛陽行台角力,也根本就乏人相應。

    這一類的人事暫且不論忠奸如何,最起碼的一點他們連皇帝那一關都過不了。

    洛陽行台創建最初一兩年的時間裏,不是沒有人上書,諫言沈大將軍勢位過甚,強枝淩幹,特別吳人出身的體格,未必能夠獲得北方時流的擁戴,建議朝廷還是需要再選任僑門賢才共領北伐事務。

    這一類的諫言且不論意圖所在,最起碼一點現實的障礙就做不到,那就是江東政變後,幾家僑門深涉其中,但凡稍具才力者幾乎無有幸免,也根本就挑不出來能夠與沈大將軍共同分擔北伐事務的人選來。

    而這其中還有最重要一點,那就是皇帝的表態:“朕與梁公,私情以論,親戚手足。在公而言,朕非厚德之主,屢有兵禍幹闕,梁公數扶鼎業危亡動蕩,擎國器於塵埃。古來賢臣,未過此數。

    當世之內,人臣之賢無過中興諸人,朕之德力亦遠遜先帝。先帝擇梁公於微末,嘉賞重托,遂使社稷興複達於中興群賢難及之功。事實俱在,無由人非。朕非剛愎之主,亦難忍此類以諫言奸之論!”

    就連皇帝都如此旗幟鮮明的表示對梁公的支持,甚至不惜搬出肅祖,群臣即便還有什麽遐思異議,便也都不敢搬在明麵上去宣討論。

    隻是私下裏仍然不乏人作憂國憂民狀,歎息此世本就不是王道昌盛的世道,此前便數有權臣淩越君主權威之上,到如今梁公沈維周更是加倍,恃親恃恩恃功恃眾恃才恃望,本身便已經達到曆代權臣都沒有達到的地步,如今皇帝又晦於見識,強阻言路。

    日後即便北伐功成,梁公也比羽翼更豐,待到鷹狼姿態畢露,下更加無人可製吳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