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59 山河疆土(1/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9194更新時間:2019-06-30 16:01:41

    何充、賀隰等人南行返回建康,將行台有關司馬嶽喪葬事宜的安排上呈台苑,的確也引起了一些議論,畢竟單以身份而論,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太刻薄了。

    但是因為司馬嶽身涉舊年逆亂乃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台內就算有什麽感慨,也隻是流於私底下的幾句喟歎,少有人擺在公開的場合去討論。

    葬禮一切從簡,很快便結束,最終司馬嶽被安葬於城外肅祖武平陵近側,析徐州琅琊國臨沂縣三鄉之地而立嗣義縣,以其幼子就封嗣義侯,二女各封遂安、平樂縣主,俱都收養苑中。

    本是肅祖嫡傳骨血,人生結束堪稱潦草,身後哀榮甚至都不能多享幾分。這也實在談不上什麽人情冷暖,畢竟如今尚能立朝者,本就是從江東那場動蕩中對抗幸存下來的時流,政治上本身便有疏離,自然也不會再去幫其人爭取什麽哀榮。

    逝者已矣,真正值得歎息的還是舊年動蕩的那些餘孽們。暫且不論他們當下處境如何,司馬嶽活著的時候,畢竟也是屬於代表著他們的一個政治符號。

    原本台內時流還擔心他們會借此進行一番垂死掙紮,掀起什麽波瀾,即便不是為了司馬嶽,也要為他們各自處境的改善而做一番爭取。台內為此甚至還準備了一些方案,可是一直等到司馬嶽下葬完畢,都沒有發生這種事情。

    “世勢流轉,概非無因。梁公所以當國,也真是理所當然。僑戶凋零,幸存者不過社鼠之流啊!”

    且不那些僑門幸存者們本身是怎樣的恬淡自守,行台如此處理司馬嶽喪事,本身便代表了對他們這些人的羞辱乃至於無視。結果這些人居然真的就甘於被無視,恬淡而無爭。

    回想南渡中興之最初,越府青徐僑門是如何的勢大,偷安江左、打壓吳人、並平滅多次叛亂,才使晉祚國業得以立於江表,並與典午共執國器,也讓北方猖獗的胡虜不敢作輕窺姿態。

    可是區區幾十年後,舊人凋零,新人軟弱,原本被他們踩踏打壓的吳人早已經煊赫於上,而他們卻隻能因被無視才能暫得苟且偷生。

    或許在這些人各自心中,還有著什麽風骨堅持、狂狷自守,但在世人看來,無非緊緊抓住赤裸軀體上一角汙布遮羞,甚至到了最後一點時刻,都不敢稍作發聲。若真深論才力多少,甚至都比不上早年作亂伏誅的那一批人。

    總之這件事算是波瀾不驚的過去了,至於司馬嶽無辜不無辜、可憐不可憐,那被中朝敗壞的蒼生與社稷又是否無辜、可憐?世事大不容易,生存於這個世道上,無論士庶,能夠施加給旁人的溫情畢竟有限。

    如今南北生民,追求安穩踏實的能得一角地安耕樂織,追求功業名望的也可北行壯取,鹹有所得,鹹有所樂,無需再作驚悸、彷徨,自然對世道充滿希望,甚至都懶於再作追思回望。

    洛陽的館院學子們,甚至都不知江東新死一位重要人物。隨著時入七月,學子們心情俱都漸漸騷動起來,每都要在伊闕一座闊大的園林中流連許久,彼此詢問:“新版公布了沒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